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民国前期(1912-1937)北京书画市场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03:11
  民国时期的书画市场处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渡时段之中,一方面,旧有的书画市场要素依然在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又产生着新的市场元素,同时旧有的市场元素也在积极利用、吸收、融合新兴的市场元素,这其中既有遵从习惯和传统的承继,又有创新之举,新旧嬗变的过程显得复杂而多元。本文以民国前期(1912-1937年)北京书画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时书画市场的具体构成要素—供给者、中介机构、购求者三方进行细致的梳理与论证。民国书画供给者与古书画供给者共同构成了供给群体,中介机构则既有延续传统的古董铺、南纸店,又有新兴的书画社团与书画展览会等中介,而购求者群体则具有更为复杂的成分。针对民国北京书画市场结构的研究既能揭示出同时期中国书画市场在艺术市场发展史中的共性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民国前期北京地区书画市场的地域特征。本文立足于民国前期的北京这一地域空间,对供给者、中介机构、购求者三方面所形成的市场结构体系进行厘清与分析,通过细节的考证与宏观的论述,进而指出民国前期北京书画市场的结构体系是一个共融而互动的有机结构,在彼此间的有机联系中体现着书画交易的现代化演进轨迹。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北京书画市场的供给者
    第一节 民国时期书画供给者
        一、书画家的身份
        二、书画家进入市场的途径
        三、书画家的润格
    第二节 古书画供给者
        一、作为间接供给者的宫廷
        二、宫廷之外的直接供给者
        三、古书画价位的评定
第二章 北京书画市场的中介机构
    第一节 以琉璃厂为中心的传统中介机构
        一、琉璃厂"文化市场"的形成
        二、以琉璃厂为中心的书画经营状况
        三、传统中介机构商业化加深所衍生的弊端
    第二节 新兴中介机构
        一、书画展览会
        二、书画社团
第三章 北京书画市场的购求者
    第一节 传统购求者
    第二节 其他购求者
        一、附庸风雅的官员群体
        二、书画商贩及普通市民群体
        三、外国购求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余绍宋购求书画作品记录表
    鲁迅参与美术展览年表
    关于"赞助人"概念的误读
    民国北京地区书画家润例汇编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民初上海商人阶层的艺术赞助[J]. 石莉.  美术. 2007(03)
[2]美术史研究中的“赞助人”[J]. 张鹏.  美术研究. 2006(04)
[3]朝鲜燕行录所记的北京琉璃厂[J]. 杨雨蕾.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04)
[4]质疑“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之系列论文[J]. 李万康.  美术观察. 2004(04)
[5]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一)[J]. 石莉,陈传席,李铸晋,茱丽亚.K.莫雷.  荣宝斋. 2003(01)
[6]中国商人中有影响的艺术家:1700-1948[J]. 万青力.  美术观察. 2002(10)
[7]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J]. 薛永年.  美术观察. 2002(04)
[8]马晋先生及其绘画[J]. 薛永年.  美术之友. 2001(06)
[9]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上)[J]. 万青力.  美术研究. 2000(04)
[10]金城和中国画学研究会[J]. 云雪梅.  美术观察. 1999(01)

博士论文
[1]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D].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519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19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