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对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7 07:27
  本论文主要研究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现代木刻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之前的木刻都是复制木刻,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木版本身的魅力。这段时期是中国木刻大量学习借鉴国外木刻并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重要时期。此时德国黑白木刻表现出的尖锐性与社会批判性正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以及木刻发展的需要。该时期德国黑白木刻在总体上有着原始敏锐的力量,关注人类的痛苦,表达方式富有激情而强烈。在鲁迅先生的引进下,德国黑白木刻传入中国,极大的影响了当时中国的黑白木刻风格形态。其中影响最为强烈的是凯绥·珂勒惠支。珂勒惠支因其自身遭受的苦痛而使作品格外具有一种悲愤之情,种抗争精神,并且格外能引起中国人们的共鸣。她的作品饱含慈母之爱关怀同胞,也如匕首般犀利地刺痛敌人。她的作品最为适应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中国艺术家们深受其影响。从中国初期现代黑白木刻作品里就可以看到很多珂勒惠支的影子。而中国的艺术家们并非全盘接受珂勒惠支以及其他德国表现主义的黑白木刻,而是有选择的进行了吸收,并慢慢融入了中国特色的元素。中国的新兴木刻丰富了德国黑白木刻的技法,延展了其语言形式,使德国黑白木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获...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世纪上半叶德国黑白木刻对中国的影响


1.3德国版画的题材内容及主要技法

流派,表现主义,木刻,萌芽期


但这种精神上的高度统一也不失为一种强而有力的力量。2.2中国的主要版画家及作品图8图9在中国,新兴木刻从风格的不同可大体分为革命现实主义及表现主义两个流派。而这两个流派的区分在中国木刻的萌芽期(1929一1937年)比较明显。江丰、陈铁耕、

作品


黄新波的版画在这一时期比起萌芽期来更加细致工整了。大量运用了排线,排点来表现各种灰度。他的风格既是遵循现实主义道路的,同时又具有象征主义特色。。代表作有《他并没有死去》(图12)、《卖血后》(图13)、《控诉》等。章西压与黄永玉的作品可以算是这股革命洪流中的特例。他们表现的大多是一些生活小品。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是轻松的。这种带有装饰风格的构图,带有天真和诗意的意境给人以美感。并不是他们不懂得人们的痛苦。相反,正因为痛苦刁‘需要甜美的安慰,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正是这份甜美。另一方面,亦可以说明他们的个人风格强烈,所以学不来那些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或许他们的作品才是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图10图1


本文编号:3521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21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