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探析伞头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8-01-16 14:06

  本文关键词:探析伞头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出处:《大舞台》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伞头秧歌 发展传承 保护


【摘要】:伞头秧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已传承了上千年之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不断关注的今天,如何使伞头秧歌艺术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发展,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只要依靠政府职能,提高伞头素质,提升文化品质,顺应市场经济,伞头秧歌定会走出一条理想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Abstract]:The umbrella head yangko dance as a kin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a long history, has been inheri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y growing concern today, how to make better umbrella head yangko dance ar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arry forward each be handed down from age to age, an artist's responsibility. Only rely on government func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umbrella head,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quality, adapt to the market economy, the umbrella head yangko dance will be out of an ideal way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山西伞头秧歌的传承与保护》
【分类号】:J722.21
【正文快照】: 伞头秧歌是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伞头是秧歌的领头人,手执花伞领头舞蹈并即兴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山西吕梁地区和陕北黄土高原,其中尤其以山西临县伞头秧歌为盛,又称“临县伞头秧歌”,发展演变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典型的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柳欣;;户县社火及其当代意义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盛明光;塞树林;;蒙古族茶文化研究[J];前沿;2010年13期

3 张婷;;浅谈婚姻习俗与法律的关系之一——门第之见与主婚权[J];青春岁月;2010年20期

4 张倩;董志文;卢飞;;我国民俗村旅游初探[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王文燕;汤夺先;;从《东京梦华录》看北宋时期的都市婚俗[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6 梁玉金;邹晓飞;胡玉昆;;文化圈理论之下的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析——以湟中县为个案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7 唐仲山;屈原《招魂》与青海民间招魂习俗之比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蒲生华;青海婚俗中的媒妁文化浅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杨柳;;现代文学中关于女性民俗及其文化反思[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李建宗;;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甘肃陇中汉族民间信仰[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镭;;习惯生成问题新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4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爱昕;;喜气洋洋中国红——浅谈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意义[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芳;;村落仪式中的求吉——以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兵;《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尹乐;《赤雅》与明代广西民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魏素娟;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殿斛;民间音乐:“保存”与“传承”的话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暨侗族大歌研讨会引发的学理追问[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黄文杰;;对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传承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3 王咏晴;;浅谈变声期儿童的嗓音保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4 黄明政;;侗族大歌溯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彭丹雄;;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J];音乐探索;2008年03期

6 张迪华;;我国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及其保护[J];歌海;2008年06期

7 桂德承;苏谦;;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保护与开发初探[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俞佳;;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嗓音保护[J];才智;2009年32期

9 陈家丽;Jeun-micheolu;;爱就一个字[J];歌海;2000年02期

10 卞小艺;试论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传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阮凤文 首席记者 张淼;扭起来的“活化石”[N];牡丹江日报;2007年

2 汪邦年;保护发展传承花鼓灯艺术[N];江淮时报;2006年

3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徐红恩;独山花灯走进金色大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本报记者 马洪超;京西太平鼓:展示崭新阵容 激扬豪迈情怀[N];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谌贻照 通讯员 梁克川;侗族大歌入列“世界文化遗产”[N];广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苏丽萍;《一把酸枣》对文化走出去的新启示[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学斌;巍山彝族打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颖;科尔沁蒙古族长篇叙事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欣欣;内蒙古科尔沁地方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申磊;永和县高家垣伞头秧歌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春蕾;东北秧歌与晋西北伞头秧歌艺术特征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琳;蒙古族长调的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杨阳;临县伞头秧歌及其保护与永续利用[D];山西大学;2006年

8 宋小翠;临县伞头秧歌及其民俗基础与开发利用[D];山西大学;2007年

9 红霞;江南民歌特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尚娜;宗族性祭礼—婺源鬼舞的傩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33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433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2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