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者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
【图文】:
图 1 torsoline 仪器色彩,因此,在康复训练中对自身疼痛程度、疼痛对自、以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logue scale,VAS) 用于疼痛,有可滑动的游标,一面一端代表疼痛难以忍受,床评定以: “0 ~ 2”分为差”,轻度疼痛平均值为( 2 重度疼痛平均值为( 8. 41 用来测定在接受相应治疗措
本文拟定研究对象为舞者腰部损伤及康复训练,实验对象为中国古典舞专业。确定中国古典舞专业为实验对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前期预调查中发现中国古典舞系腰部损伤情况位居第一(图 2),多为小伤,损伤程度偏向轻中度,损伤程度尚未严重到去医院进行诊治;二是中国古典舞训练中对腰部要求较高,,在最开始对学生的身体训练中腰部的软度也是解决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解决了腰部软度软度后,有助于后期各种动作、技巧等的学习。对于腰部软度有专门单一的训练动作,在腰部软度训练到一定程度后,腰部稳定性主要是在基本的把上动作、软度的控制动作、某一动作的摆耗以及舞姿的亮相中与其他动作和能力的相互配合中完成,尚无针对性的单一稳定性练习。当柔韧性较好时,必然容易导致其稳定性的下降;三是软度的衡量标准主要依靠于教师的判断以及学生长期练习的经验进行判断。学生衡量自身软度往往是看能否做一些比较少人能做到的软度动作,比如下腰抓脚或抓膝等,这种现象存在的潜在隐患是学生在追求软度、幅度的同时很容易忽视了动作的根本用力方式,因为太着急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忽略了对过程的判断。因此本文拟定以中国古典舞专业在校本科生为实验对象,探析舞者慢性下腰痛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康复性训练。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玲;赵祥虎;张炎;;全身垂直律动结合威伐光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年06期
2 刘建航;余绍涌;李锦威;;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9年03期
3 段生艳;赵云龙;陈广超;;非特异性下腰痛评估量表、发病机制及诊疗的研究进展[J];大医生;2017年08期
4 叶倩;胡智宏;;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年17期
5 张淑会;;主动运动与推拿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64期
6 韩立龙;;探讨个体化康复治疗在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01期
7 白玉梅;张海霞;;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30例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年02期
8 乔钧;刘志浩;王会儒;伍勰;陈文华;;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老年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年03期
9 王洋;周秀玲;;百笑灸调治对社区老年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17期
10 李阔;张春艳;刘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个体化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阔;刘炎;林巧茂;;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应用康复处方治疗的效果分析[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2 田耕毓;;超声波/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对比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三)[C];2015年
3 王斌;倪朝民;;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吴建贤;王斌;;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作用[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李阔;林巧茂;张春艳;;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处方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国转化医学和整合医学研讨会(广州站)论文综合刊[C];2015年
6 詹晖;;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方法的思考[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丁献军;范顺武;;非特异性下腰痛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赵宝平;刘日光;叶川;;膝关节置换术后非特异性下腰痛原因分析及对策[A];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李军汉;;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对比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卫光;在校儿童和青少年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危险因素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汪敏加;非特异性下腰痛功能特征分析及针对性康复计划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慧敏;中国古典舞者非特异性下腰痛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9年
2 黄鑫鑫;空中瑜伽对青年女性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潘良;麦粒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冯栋宏;腰腹部肌耐力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衣娜;不同粗细毫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与针感关系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乔钧;肌内效贴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上海体育学院;2017年
7 张琳;非特异性下腰痛个体化运动疗法APP程序初步设计[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8 贺洋文;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相关肌肉功能的DAVID评价[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9 韩凤;普拉提运动结合传统中医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疗效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10 李想;腰腹肌联合锻炼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9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66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