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可拓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09-17 11:23
随着体育舞蹈全球化进程加快及我国综合竞技实力显著增强,对体育舞蹈竞技能力及各子能力进行系统研究,是对项目运动属性与本质特征的再认识。为了全面提升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整体竞技水平,加快实现由体育舞蹈大国向体育舞蹈强国迈进的终极目标,本研究以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测试法等方法,对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入分析,揭示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结构特征,建立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可拓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模型,从而定量、客观地反映选手竞技能力及各子能力的所属等级关联程度,准确识别选手的竞技优势与不足,为制定训练计划,优化训练过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了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遵循评价指标建立原则基础上,经过指标初选、专家筛选、统计学筛选分别确立了我国优秀标准舞男选手、标准舞女选手、拉丁舞男选手和拉丁舞女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标准舞男选手、女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均包含4项身体形态指标、2项身体机能指标、3项身体素质指标、5项技能指标,2项心理指标。拉丁舞男选手、女选手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身体形态指标、2项身体机能指标、3项身体素质指标、5项技能指标、1-2项心理指标。2.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了标准舞和拉丁舞一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因子分析法分别确定了四个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权重。标准舞竞技能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为:身体形态(0.185)、身体机能(0.071)、身体素质(0.178)、技能(0.425)、心理(0.141);拉丁舞竞技能力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权重为:身体形态(0.186)、身体机能(0.074)、身体素质(0.196)、技能(0.450)、心理(0.094)。3.构建了我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可拓学评价模型。采用百分位数法分别确立了标准舞男选手、标准舞女选手、拉丁舞男选手、拉丁舞女选手竞技能力单项指标评定等级区间,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进而确定了可拓学评价模型的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和关联函数并进行了应用研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及各子能力的评价等级,客观准确地评估影响选手竞技能力发展的弱势能力。回代检验结果证实,四个评价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可用于体育舞蹈选手综合竞技能力的评价。4.运用构建的竞技能力可拓学评价模型对我国部分现役优秀选手(共4名,标准舞和拉丁舞各一对选手)竞技能力水平进行个案分析,结果显示:4名选手的综合竞技能力并未完全达到当前评定等级,如若训练安排不合理,均有降低等级的可能性;国内顶尖选手体能储备不足是影响竞技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今后需强化选手基本运动能力的塑造,重视专项体能训练,尤其要加强下肢爆发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有氧耐力的训练。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722.8
【部分图文】:
前中国体育舞蹈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1.1.2 选题依据1.1.2.1 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成绩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最终结果,是通过特定的评定行为对参赛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过程中的发挥状况及竞赛结果的综合评定[2]。体育舞蹈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同场竞技是体育舞蹈比赛的一大亮点,其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和临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再与其它同场竞技选手相互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因此,体育舞蹈选手的运动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的叠加效应。其中,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属于主观因素,但选手的比赛发挥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进行施控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评定行为属于客观因素,亦具有不可控性,因此,选手所具备的竞技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矛盾问题的理论,是以基元为逻辑细胞,建立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研究基元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矛盾问题的集合论基础和推理形式,包含基元理论、可拓集理论和可拓逻辑三个部分[68]。基元是物元、事元和关系元的统称,是以形式化的工具来表达物、事和关系,由它们构成形式化表示复杂事物的复合元,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69]。可拓集合理论是在传统集合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描述事物“是”与“非”的相互转化及量变与质变过程的定量化工具。可拓逻辑是研究矛盾问题的变换和推理规律的科学,是可拓学的逻辑基础。可拓学的方法体系是可拓创新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创意生成方法、可拓数据挖掘方法和可拓思维模式[68]。方法是理论与应用的桥梁,可拓创新方法是一个处理矛盾问题进行创新活动的方法体系。可拓论和可拓创新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称为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
表达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及临界状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利用事物的可拓性和可拓变换,构建将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模型,然后根据可拓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得出最优方案或者最优结果。可拓学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形式化方法,用自然语言来表示哲学上的规律和逻辑再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和操作的方法体系。2.3.2 可拓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可拓学是我国本土化学科,以“extenics”、“extension theory”为主题词,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EBSCO 数据库、ProQuest 数据库、百链云图书馆、Google 学术、百度学术检索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尚未见可拓学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研究。在中国知网分别以“可拓理论”、“物元模型”、“可拓学”和“物元可拓”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与体育相关的文献共计 18 篇,其中期刊论文 14 篇,博士论文 1 篇,硕士论文 3 篇。
本文编号:2820663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722.8
【部分图文】:
前中国体育舞蹈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1.1.2 选题依据1.1.2.1 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发展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成绩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最终结果,是通过特定的评定行为对参赛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过程中的发挥状况及竞赛结果的综合评定[2]。体育舞蹈作为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同场竞技是体育舞蹈比赛的一大亮点,其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和临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再与其它同场竞技选手相互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因此,体育舞蹈选手的运动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的叠加效应。其中,选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属于主观因素,但选手的比赛发挥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扰,进行施控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评定行为属于客观因素,亦具有不可控性,因此,选手所具备的竞技能力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
矛盾问题的理论,是以基元为逻辑细胞,建立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研究基元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矛盾问题的集合论基础和推理形式,包含基元理论、可拓集理论和可拓逻辑三个部分[68]。基元是物元、事元和关系元的统称,是以形式化的工具来表达物、事和关系,由它们构成形式化表示复杂事物的复合元,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研究矛盾问题的可拓模型[69]。可拓集合理论是在传统集合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描述事物“是”与“非”的相互转化及量变与质变过程的定量化工具。可拓逻辑是研究矛盾问题的变换和推理规律的科学,是可拓学的逻辑基础。可拓学的方法体系是可拓创新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创意生成方法、可拓数据挖掘方法和可拓思维模式[68]。方法是理论与应用的桥梁,可拓创新方法是一个处理矛盾问题进行创新活动的方法体系。可拓论和可拓创新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称为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
表达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及临界状态,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利用事物的可拓性和可拓变换,构建将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模型,然后根据可拓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得出最优方案或者最优结果。可拓学用形式化的语言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形式化方法,用自然语言来表示哲学上的规律和逻辑再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和操作的方法体系。2.3.2 可拓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可拓学是我国本土化学科,以“extenics”、“extension theory”为主题词,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EBSCO 数据库、ProQuest 数据库、百链云图书馆、Google 学术、百度学术检索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尚未见可拓学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研究。在中国知网分别以“可拓理论”、“物元模型”、“可拓学”和“物元可拓”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到与体育相关的文献共计 18 篇,其中期刊论文 14 篇,博士论文 1 篇,硕士论文 3 篇。
本文编号:2820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20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