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剑河大稿午村苗族水鼓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07:29
在黔东南地区,苗族水鼓舞起源于剑河大稿午村且仅存在于该村,是该村独有的舞蹈,其最为独特的一点就是在水中围鼓而舞。苗族水鼓舞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于2006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从已有的研究视角来看,有关苗族水鼓舞的研究多是从民俗学、体育学等角度进行的。本文作为一个个案研究,主要从舞蹈的视角,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考察为主,详细记录大稿午村传统水鼓舞的表演,包括舞蹈的内容、表现形式、动作、服饰、伴奏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水鼓舞背后的文化意义。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对水鼓舞生存的外在环境及现状进行描述,包括其所属村寨的历史概况、现状以及村寨的风土人情和习俗等。第二章,通过田野考察,客观记录传统水鼓节中的水鼓舞表演。包括水鼓舞的动作、表演场地、服饰以及伴奏等,并利用生态学中舞蹈形态分析法,对典型性动作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从水鼓舞本体出发,对水鼓舞的表现形式、动作特点、功能、变迁等方面进行文化上的解读。结语,针对水鼓舞的现状,对其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未来发展提出笔者的个人所思。
【学位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722.22
【文章目录】: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选题背景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水鼓舞生存的外在环境及现状
第一节 水鼓舞生存的外在环境
一 大稿午村概况
二 村寨的风土人情
第二节 水鼓舞的现状
一 仍流传于村寨之中
二 走向了城镇广场
三 登上了表演舞台
四 进入了学校课堂
第二章 水鼓节中的水鼓舞田野考察纪实
第一节 水鼓节的基本概况
一 水鼓节的由来
二 水鼓节的活动内容
第二节 水鼓节中的水鼓舞表演
一 起鼓仪式中的舞蹈表演
二 踩鼓中的舞蹈表演
第三章 水鼓舞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水鼓舞仅存于大稿午村的成因分析
一 祖先崇拜的根深蒂固
二 “白鼓藏”习俗的影响
第二节 水鼓舞的表现形式和动作语言的解读
一 水鼓舞的表现形式分析
二 水鼓舞动作语言的解读
第三节 水鼓舞中的伴同物分析
一 鼓与鼓点节奏
二 服饰
三 苗歌伴唱
第四节 水鼓舞中的文化功能解析
一 教育功能
二 娱乐功能
三 文化认同功能
第五节 水鼓舞的变迁分析
一 水鼓舞传统层面的变迁
二 水鼓舞现代社会层面的变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本文编号:2829423
【学位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J722.22
【文章目录】: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选题背景
二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水鼓舞生存的外在环境及现状
第一节 水鼓舞生存的外在环境
一 大稿午村概况
二 村寨的风土人情
第二节 水鼓舞的现状
一 仍流传于村寨之中
二 走向了城镇广场
三 登上了表演舞台
四 进入了学校课堂
第二章 水鼓节中的水鼓舞田野考察纪实
第一节 水鼓节的基本概况
一 水鼓节的由来
二 水鼓节的活动内容
第二节 水鼓节中的水鼓舞表演
一 起鼓仪式中的舞蹈表演
二 踩鼓中的舞蹈表演
第三章 水鼓舞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水鼓舞仅存于大稿午村的成因分析
一 祖先崇拜的根深蒂固
二 “白鼓藏”习俗的影响
第二节 水鼓舞的表现形式和动作语言的解读
一 水鼓舞的表现形式分析
二 水鼓舞动作语言的解读
第三节 水鼓舞中的伴同物分析
一 鼓与鼓点节奏
二 服饰
三 苗歌伴唱
第四节 水鼓舞中的文化功能解析
一 教育功能
二 娱乐功能
三 文化认同功能
第五节 水鼓舞的变迁分析
一 水鼓舞传统层面的变迁
二 水鼓舞现代社会层面的变迁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一文;;追寻农耕文明的“舞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向柏松;道教与水崇拜[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829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2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