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文艺与政治

发布时间:2017-10-18 06:33

  本文关键词:论文艺与政治


  更多相关文章: 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


【摘要】:作为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文艺与政治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借助想像力,文艺与政治的结合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对于文艺的评价来说,艺术之美是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并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后现代的文化政治概念对中国当代的文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政治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ZX074)
【分类号】:I0-02
【正文快照】: 在中国当代的文艺学语境中,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包括这么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作为社会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对文艺有何影响,文艺对政治是否具有可观察到的、确定性的效果。二是,作为各自独立的领域,文艺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三是,艺术品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其艺术和审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年06期

2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鹏程;;电视娱乐节目的仪式、叙事模式与意识形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张静静;;论阿多诺对审美愉悦感的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张亚骥;;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发生、发展及论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丁云亮;;大众阅读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建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陈文忠;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陈文忠;;文学史体系的三元结构与多维形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闻娱;;论作为整体的现代媒介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龚婷;;僭越与颠覆——狂欢化理论视野中的《超级女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黄世权;;泛美学时代的美学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震;;读者之死[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陈亦骏;;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走向[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薛强;;中国网络文学的传播学解读——以起点中文网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葛涛;;互联网上的鲁迅论坛研究——以“网易·鲁迅论坛”为中心[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7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陈立旭;;重估大众文化的政治潜能——费斯克与法兰克福学派等的分野[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广香;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笛;上海市奉贤区大众体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璐;解读中国电视场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娱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3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吴汝仁;文化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建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沈铁鸣;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网络文学价值[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李萃茂,黄敏;关于当前文化研究和文化发展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傅洁琳;;文化研究中的政治因素[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王萍萍;;《德伯家的苔丝》张谷若译本的创造性[J];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笑千;;从文化研究角度看《快乐王子》的两种译本[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朱菲菲;;苏格兰民族运动与诗歌文化——解读达菲诗集《另一个国度》[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期

9 张闳;变迁中的“大众文化”,方法论的“文化理论”,在场的“文化批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邱晓林;;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权力”理论[J];天府新论;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毳;流动的西部[D];暨南大学;2006年

2 张敏;中国新文学早期作家笔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3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053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