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科学性问题刍议
本文关键词:文学的科学性问题刍议
【摘要】:文学的科学性问题是文艺理论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从俄罗斯形式主义到法国的结构主义都曾试图建立一种准科学式的文本分析方法,以摆脱传统文学史研究的主观性。他们的做法是运用语言学理论将文学文本视作一种语言,找出生成文本的最小单位和组织结构规则。然而,形式化其结构不等于真正的科学性,其结果如同上世纪物理主义统一科学的失败一样,最终被囚禁在无形的语言牢笼之中。通过对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的文学性和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的符号论的研究表明,文学的科学性不在于其结构形式,而在于多元意义的张力场上。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文学 科学 形式 结构 语言
【基金】:201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JD06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人文社科类)(56XAB1401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02
【正文快照】: A Rustic Opinion on the Scientificalness of Literary Studies一、引言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之后,文艺学界也试图将文学理论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走向一条追寻文学科学性的道路。从1914年伊始的俄罗斯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等思潮无不如此。应该说,文学界科学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昂智慧;“文学科学”的弊端——论保尔·德曼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J];外国文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金合;;追随永恒——曹文轩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剖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李家玉;朱跃;;莎士比亚《麦克白》原型叙事空间主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施恒魁;;《鲁滨孙漂流记》的三重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丁伯林;;反讽的经典文本:《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陈勇;;试论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借鉴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张玉娟;;论文学交际中体裁的不变性与可变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荆兴梅;;《飘》中反讽的解构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郭松;;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互文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文丽;;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话语的形成——对《邓小平文选》第2卷的重新解读[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5 郭华;;从“就近入学”到“初中建设工程”——关于北京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6 郭晓芬;李双宏;;《雾都孤儿》人物分析——南希的挣扎[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刘可铄;;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二次改革:“公共新闻”——有节制的多元对话[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蓝若宇;;我们都是“恶搞者”:从文化的身份认同看恶搞[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刚;《金瓶梅》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彭应,
本文编号:1125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25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