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7:36
本文关键词:《上海人》英译研究
【摘要】:余秋雨的《上海人》一文具有丰富的文化代表性,把上海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性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将该文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会遇到许多文化含义丰富的表达,对中外文化的交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该文英译的研究具有讨论意义。他的文章语言风格富有个性,文化词语多,句式丰富多样,较多运用修辞方法,而且还有不少抽象词汇出现。 本文首先介绍原文的内容和主旨风格,然后介绍了苏珊?巴斯奈特的种子移植理论,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分析里面,从词到句子进行归类。词包括有文化词,抽象词,情感词,对这些特色词语的翻译,探讨了如何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角度去指导翻译,如何既能保留本国特色的文化种子,,又能考虑译语国家的文化环境和接受程度,并分析如何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如直译和意译。最后从高低语境理论入手,分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不同如何反应在修辞差异,句式差异和思维差异上,提出相应的翻译处理方法,并用例子分析如何在翻译时既要意合又要兼顾形合。
【关键词】:上海人 文化翻译 思维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8
- 1.1 翻译原文背景7
- 1.2 翻译目的及意义7-8
- 第二章 文化翻译理论8-11
- 2.1 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8-9
- 2.2 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9-10
- 2.3 文化维度理论10-11
- 第三章 翻译实践分析11-30
- 3.1 文化词英译11-19
- 3.1.1“ 上 海人 ” 英 译11-12
- 3.1.2“ 外 地人 ”、“乡 下 人 ”的 英 译12-19
- 3.2 抽象词英译19-20
- 3.3 情感词英译20-22
- 3.4 修辞差异处理22-24
- 3.5 句式差异处理24-27
- 3.6 思维差异处理27-30
- 3.6.1 隐性思维与显性思维27-28
- 3.6.2 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28-30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30-31
- 参考文献31-32
- 附录一(原文)32-43
- 附录二(译文)43-57
- 致谢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 钧;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3 刘小玲;;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与奈达“读者反应论”比较[J];语言与翻译;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1130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3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