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译者审美主体性角度看杜甫《秋兴八首》的英译

发布时间:2017-11-11 12:27

  本文关键词:从译者审美主体性角度看杜甫《秋兴八首》的英译


  更多相关文章: 译者主体性 译者审美主体性 杜甫 《秋兴八首》


【摘要】: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翻译理论进入“文化转向”,视野扩大化,译者主体性问题逐渐成为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译者主体性问题也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随着从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兴起与发展,中外学者对译者审美主体性的研究也逐渐详尽起来。笔者发现,审美主体性角度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诗歌翻译的新视角。中国古诗以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等艺术特点,具有高度研究价值。中国古诗自身特点及英汉语言和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决定了在中国古诗英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 本文以译者审美主体性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对杜甫的代表组诗《秋兴八首》的英译进行研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古诗的翻译不应只局限于语言层面。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译者的英译,来具体研究译者审美主体性在杜甫诗歌英译中的意义。 首先,笔者就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总体上的阐述。其次,笔者主要讨论的是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笔者选取了其中三种美学流派的理论—接受美学、表现论美学、格式塔心理美学进行研究。接下来,基于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对翻译的审美主体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及受动性因素,分别做了详尽的分析。再次,笔者就试图以审美主体性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审美主体性在杜甫古诗《秋兴八首》英译中的体现,研究了译者审美主体性的发挥在具体翻译中的意义。最后,笔者给出了论文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2 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3 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7期

4 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8期

5 蒙兴灿;;论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改写特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6 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7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8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9 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年06期

10 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117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7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