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城市:一种可能的文学研究新范式
本文关键词:文学城市:一种可能的文学研究新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都市文学 人文领域 文化性格 李欧梵 人文学科 本雅明 海派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外文学 热潮涌动
【摘要】:正一、何为文学城市在中国学术界,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历史并不长。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研究,却随即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城市研究的热潮1。在这一热潮涌动下,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率先对城市进行关注与表现,一时间城市似乎成了人文领域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具体到文学领域,"城市文学""都市文学"等概念相继提出,各种相关文学活动和研究文章也一一出现。1983年北戴河首届城市文学理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一、何为文学城市在中国学术界,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作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历史并不长。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研究,却随即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城市研究的热潮1。在这一热潮涌动下,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率先对城市进行关注与表现,一时间城市似乎成了人文领域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剑龙;拓展都市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巫晓燕;;走向都市——90年代以降辽宁都市文学概述[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周思明;;新都市文学的搏动与变奏——以深圳文学为主要考察对象[J];艺术广角;2009年02期
4 管兴平;;“民国文学”:都市文学研究的新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5 黄树红;南方都市文学的定位[J];学术研究;1998年08期
6 金岱;都市文学与“都市”象征[J];学术研究;1998年08期
7 柯可;中产阶层:南方都市文学的审美焦点[J];学术研究;1998年08期
8 张墨琴;南方都市文学的现状及未来[J];学术研究;1998年08期
9 王斌;都市文学的困境与出路[J];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10 ;《新都市文学》2008年第4期“全国文学期刊主编作品专号”目录[J];散文诗世界;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川鄂;;当下都市文学的三个关键词[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4)[C];2005年
2 钱文亮;;都市文学的流变与界定[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戎东贵;陆跃文;;新时期都市文学的发展和走向[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杨剑龙;;论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与都市文学研究[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5 张光芒;;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现代都市文学[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吴福辉;;现代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发言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阙国虬;;茅盾与都市文学[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8 张元卿;;田野调查与天津都市文学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书写城市:文学与城市体验[C];2014年
9 谭桂林;;论《子夜》与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10 张元卿;;天津都市文学生态论纲(1919-1930)[A];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海 白烨;关于中国当代都市文学的对话(上)[N];文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滢莹;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都市文学传统[N];文学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施晨露;都市文学的最高境界 关注都市人精神世界[N];解放日报;2014年
4 黄小驹;都市文学缘何“缺席”[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李东华;当代都市文学的现状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6 杨宏海 白烨;都市文学的现状与走向[N];深圳特区报;2005年
7 陈思和;有必要这样提倡“都市文学”吗[N];文汇报;2005年
8 朱辉军;把握都市文学的脉搏[N];文艺报;2001年
9 胡滨;“新都市文学”与深圳文学的走向[N];文艺报;2004年
10 李凤亮;文学:都市的镜像[N];文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波;新世纪都市文学中“生存空间”的想象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代伟;新都市文学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耀华;唐代长安宵禁制度与都市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4 宋书强;论九十年代都市文学的现代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汤中秋;武汉城市的风情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明亮;“平面化”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小芳;融入与疏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军;论海派都市文学的市民世界[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琼英;唐代都市娱乐文化与都市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10 赵淑华;文学的小城[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1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7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