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文类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文类理论研究 出处:《思想战线》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类发展 三分法 情节整一性 文学性 文类等级
【摘要】:亚里士多德从认知哲学和美学观出发,提出封闭的文类发展观,但又在尊崇荷马伟大传统的过程中,自我解构了这种文类发展观。立足文学本体,借鉴、发展、完善了肇始于其师柏拉图的三分文类模式,并从模仿媒介、对象和方式三个层面予以了详细而充分的论证说明;在以成分"情节"为核心区分标准的前提下,史诗与悲剧两大文类的异同,使得"情节整一性"这一安排事件的最高原则,既成为所谓"三一律"的灵魂,更是在"文学"概念尚未得到自觉独立的历史语境里,升华为"文学性"的重要内涵。从审美接受、构成成分以及情节长短层面,提出悲剧高于史诗的等级观;同时又以模仿主体决定论、情节整一性为批评依据,提出了喜剧高于讽刺诗的等级观。亚氏文类理论在西方文类理论史上第一次以独立、自觉的本体化形态存在,述作并举,建立了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基本架构,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Abstract]:Aristotle set out from cognitive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 view, put forward the closed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category, but in the process of respecting Homer's great tradition, he deconstructed this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based on literary ontology, reference, development. It consummates Plato's model of trilateralism, and gives a detailed and full demonst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imitation medium, object and mode. On the premise of taking "plot" as the core distinguishing standar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pic and tragedy make the supreme principle of arranging events "plot integrality" become the soul of the so-called "three uniform".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where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has not yet been consciously independent, it is sublimated into the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literariness". From the aspects of aesthetic acceptance, composition and length of plot, the hierarchical view that tragedy is higher than epic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basis of imitation subject determinism and plot uniformit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hierarchical view that comedy is higher than satirical poe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the Aristotle theory is independent. The self-conscious ontological form of existence has been develop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has been established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西方文类理论史纲”阶段性成果(201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方文类理论史纲”阶段性成果(2011M500012,2012T50059)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蓝工程”(2010~2013)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B502.233
【正文快照】: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作等身,卷帙浩繁,门类众多。在西方文论史上,亚氏有“试图为诗辩护第一人”之美誉。①正为此故,区别于前柏拉图时期文类理论的神学化意味以及柏拉图文类理论哲学化的附庸色彩,亚氏文类理论在西方文类理论史上第一次以独立、自觉的本体化形态存在,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毓红;论亚里士多德共时态体裁理论[J];思想战线;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成军;;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武阳;;“原子偏斜论”映出的激进革命观——青年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自然哲学有限认同的政治哲学意蕴[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3 蒋柳萍;;政治神学的诞生及其工具性——浅析柏拉图对希腊神的政治化塑造[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4 宋羽雅;;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历史反思[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02期
5 宋羽雅;王珉;;历史的相似:怀疑主义对理性的消解——智者学派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8期
6 李醒民;;论数学方法的一般理念[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冯金朋;;毕达哥拉斯:从人到神的演变——“古史层累”现象的西方个案探究[J];古代文明;2009年01期
8 阎国忠;;柏拉图:哲学视野中的爱与美——一种神话学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尹穗琼;;“Dry Light”理解和翻译浅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10 夏国军;;哲学的价值论[J];前沿;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丽;精神家园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金鑫;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曹欢荣;伊壁鸠鲁派灵魂治疗的“药”和“药引”[D];浙江大学;2008年
5 王晶宇;法理学全球化范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贝;衡平论证理论的初步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胡孝根;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D];浙江大学;2009年
8 任彩红;霍耐特承认伦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刘岩峰;柏拉图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霞;论罗尔斯的程序正义理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庆;内向性主体的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孝朋;赫拉克利特哲学残篇译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文炯;法律信仰的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陈淑珍;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中庸思想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思胜;伊壁鸠鲁派的政治哲学思想[D];安徽大学;2007年
8 王素玲;当代视野下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国家理论及其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先奎;柏拉图的未成年人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曾怡;《沉思录》文本中形而上学视野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永雄;;文学语言的魅力之源探析[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2 邱运华;;求索“文学性”:跨文化种类话语的文艺学研究对象问题[J];文学前沿;2006年00期
3 王先霈;;文本的文学性与接受的文学性[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唐明明;;试论文学的“文学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马焕军;;文本性:一种开放的文学研究[J];学术界;2009年01期
6 马大康;;从“文学性”到“娱乐性”:一种解构文学本质观的策略[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杨合林;张红;;追踪飘忽的“文学性”——读川合康三教授《终南山的变容》[J];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8 董晓;;论巴赫金文艺观中的“审美客体”说[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01期
9 刘孝存;;略谈报告文学的文学性[J];新闻与写作;1987年11期
10 曹自学;;技术化时代与文学[J];科技潮;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冬梅;;文学性与文学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史修永;;图文之争:当代文艺理论的建构与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王志亮;;皮尔斯符号学与视觉艺术[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邵亮;;戏剧感的衰落和重现——从德拉罗什的沉浮看艺术趣味的演变[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虚构是文学的生命所在[N];人民日报;2011年
2 吴晓都;文学性:文论研究的核心追问[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秋轩;文学影响力的多样形态[N];文艺报;2010年
4 黎保荣 肇庆学院文学院;文学之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范玉刚;对人的全面深刻理解是评价文学的重要尺度[N];学习时报;2011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刘燕;扶持给力让名家评委吃惊[N];东莞日报;2010年
7 李建中 肖慧君;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武汉大学中文系 李建中 肖慧君;技术理性时代汉语文学的命运[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贺照田;为什么转向思想史[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蔡翔;作为一个话题的“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赵玉;媒介场中“文学事实”的通变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晓霏;“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杜志峰;[D];浙江大学;2004年
4 黄丽娜;文学形式与文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胡平平;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邱晓;历史叙事的文学维度[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李娜;从文学是什么到文学性是什么[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宋学清;艰难跋涉的“文学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艳;从文学惯例探究文学性[D];西北大学;2008年
10 蔡亚敏;论E.E.肯明斯诗歌中陌生化手法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6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8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