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以民国时期艺术本体论与主体论为例
本文关键词: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以民国时期艺术本体论与主体论为例 出处:《艺术百家》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中国化 艺术本体论 艺术主体论 中国艺术学
【摘要】:中国艺术学的形成,经历了从艺术学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艺术学"的历史进程,在民国时期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学研究就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以"艺术本体论"与"艺术主体论"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之。从学科渊源上看,艺术学在中国是德国"艺术科学"的学术东渐的产物,在英美学界相对应的则是以分析美学为主的"艺术哲学",中国的艺术学研究始终是处于"中西视界融合"的张力之间的。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art has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Sinicization" of art to "art" in China, and has made consider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art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y of "art ontology" and "art subject"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ubject origin, art science in China is the result of the eastward development of German "art science". In the Anglo-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the "philosophy of art", which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aesthetics, is always in the tension of "the fusion of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art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基金】: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一般研究项目(项目编号:ICS-2012-B-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
【正文快照】: “艺术学”在中国当代可谓方兴未艾,特别是成为一级学科的推力,更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作为多学科丛聚的交集,艺术学无疑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的新生长点。然而,在新的学科全面建构之前,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艺术学是从哪里来的?这就需要从全球的视野来观照艺术学“中国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悦笛;深描20世纪中国艺术文化学[J];民族艺术;2004年04期
2 刘悦笛;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审美主义思潮论[J];思想战线;2001年06期
3 刘悦笛;;近代中国艺术观源流考辨——兼论“日本桥”的历史中介功能[J];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4 刘悦笛;;艺术品如何存在与何以分类——分析美学的“艺术本体论”研究之一[J];艺术百家;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妍;;审美主义要义及其多重矛盾分析——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下进行探讨[J];东南学术;2009年01期
2 刘进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现代性探寻——以京派作家沈从文、废名的小说创作为个案[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新娇;;设计艺术与文化相伴相生[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9期
4 申云同;;论朱光潜“人生艺术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J];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03期
5 宋妍;;论生活美学的多重面相及其理论渊源[J];美与时代(下);2012年06期
6 康尔;;对艺术文化研究的追问与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3期
7 种海燕;;卢梭美育思想对“美育代宗教”命题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程原;;艺术中介间性观:当代艺术文化与艺术文化学新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吴波;;中西文化哲学视域下中国艺术观的嬗变[J];求索;2012年06期
10 叶世祥;;当代中国审美主义话语的四个层面[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2 邵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建构之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桂莲;审美的诉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美容;沈从文与现代性:一个浪漫派的批判与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焕春;张竞生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瑞奇;倥偬廿载,浮沉三纪——陈望道美学思想评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国荣;“国立音专”教学实践活动管窥[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5 王兴;宗白华生命诗学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巫鸿;;并不纯粹的“美术”[J];读书;2006年03期
2 刘悦笛;;建构“新的中国性”的美术观[J];美术观察;2010年01期
3 刘悦笛;;如何撰写“世界艺术史”?——兼与大卫·卡里尔商榷[J];美术研究;2011年01期
4 邢莉;;中西“美术”概念及术语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4期
5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文史知识;2000年01期
6 刘悦笛;;美学的传入与本土创建的历史[J];文艺研究;2006年02期
7 刘悦笛;;中国艺术观:指向“新的中国性”[J];文艺争鸣;2010年24期
8 刘悦笛;;当代中国艺术:建构“新的中国性”——从“去中国性”到“再中国性”之后[J];艺术百家;2011年03期
9 刘悦笛;;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J];艺术评论;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道一;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J];文艺研究;1997年04期
2 李希凡;;我看《中国艺术学》[J];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04期
3 郭必恒;范洪雷;;2011年艺术学(二级学科)年度报告[J];文艺争鸣;2011年10期
4 彭吉象;;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论;2008年06期
5 高鑫玺;;艺术学:延展中走向明晰——第五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9年08期
6 王伟;;在历史演进中呈现艺术学的学科形态——评张晓刚的《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1期
7 张晓刚;;试论我国20世纪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历史演进[J];中华艺术论丛;2008年00期
8 靖雷;;论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困而不惑[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0年01期
9 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中国艺术学大系》总序[J];文艺研究;2011年06期
10 朱国庆;艺术本体论[J];文艺评论;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孙莉;;艺术本体论新解(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前言[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董学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回顾与反思的几个问题——纪念改革开放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宋建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贡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王晓芳;;历史的抉择——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性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8 梁胜明;;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马龙潜;;对毛泽东文艺本质理论的现时代阐释[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冉启兰;;论毛泽东艺术典型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亚平;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艺术学的发展走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李心峰;中国艺术学60年[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田川流;在时代大潮中推进艺术学的发展[N];文艺报;2008年
5 解芳;本体追问与精神突围[N];文艺报;2006年
6 王文章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学人创造智慧凝结的长卷[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梁胜明;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N];人民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熙涵;当代写作需走出西方视野[N];文汇报;2007年
9 马建辉;维度与走向[N];文艺报;2006年
10 丁国旗;回顾过去 建构未来[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曙海;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中国形态[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欣;论中国现代改译剧[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3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ma伟;关注艺术终极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3 陈静;苏珊·朗格的艺术本体论[D];武汉大学;2005年
4 段超;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身体政治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洪刚;艺术·真理·理解[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海凤;审美理解与艺术真理[D];吉林大学;2007年
7 刘玉敏;敦煌佛教艺术中的生存意蕴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9 刘清春;现代艺术学视野中的田野作业[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10 田乔;新时期艺术生产理论的中国化及启示[D];济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1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9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