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 出处:《戏剧文学》2012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时期 艺术发展 社会建设 国家社科基金 保护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学 重点项目 文化产业发展 市场化
【摘要】:正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11BG075)一、项目主要内容简介(1)梳理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解除政治高压后的复苏;20世纪90年代,遭遇市场化后的阵脚纷乱与新生阵痛;新世纪以来,与冈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相颉颃以至相互嵌入,呈现出自我调适、多元化生的生态活力,并在当代公共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
[Abstract]:In 2011,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Art key projects (project approval No. 11BG075) I.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oject are as follows: 1) combing the basic context of the art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rs in the new period from the end of 70s to 80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revival after the lifting of political pressure; In 1990s, after the market encounter chaos and new labor pain; Since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Gangj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ystem,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upsurge, and even embedded in each other, showing self-adjustment, diversity of ecological vitality. And play a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public socie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山东大学·文化部中国节日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民俗学会;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立项批准号11BG075)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11BG075)一、项目主要内容简介(1)梳理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解除政治高压后的复苏;20世纪90年代,遭遇市场化后的阵脚纷乱与新生阵痛;新世纪以来,与冈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文谦;高贵军;;我国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视角[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2 梁明诚;;《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展》前言[J];美术学报;1996年01期
3 张志军;;新时期中国画发展态势述评[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7期
4 段传娅;;拓宽“乐”的视野,建设和谐社会之“乐”[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8期
5 吴岩;;亲历中国科幻30年[J];科技潮;2009年10期
6 杭红梅;;试谈《莫尔道嘎情》的演唱——兼及新时期蒙古族创作歌曲的艺术特点[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高旭国;;新时期生态文学创作论纲[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赵霞;;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中爱情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9 赵立民;;发展群众文化浅论[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6期
10 赵翠芹;;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教学工作[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天弘;;新时期党的文化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演进[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戚敏;屈永鹿;;新时期化纤—纺织重组整合的几种模式[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熊幼松;;关于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和持续发展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金维克;;从“法轮功”邪教的泛滥看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历史重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王海波;;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摘要)[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6 曾念福;;谈新时期农业县图书馆的改革[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马晓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A];第二届(2002年度)中国农机论坛文集[C];2002年
8 郑重;;浅谈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A];档案工作应对入世挑战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9 解晨;;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的策略与实践[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齐国新;何青贤;;新时期小康文化建构谫见[A];群众文化论丛(18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兴华;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记者 罗静雯邋戴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N];重庆日报;2007年
3 阮占江;把共建共享贯穿和谐社会建设全过程[N];法制日报;2007年
4 黑龙江省民政厅厅长 符凤春;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肖守渊;江西鼓励老干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老年报;2007年
6 张渝林 作者系市司法局副局长;发挥调解职能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大同日报;2006年
7 通渭县物价局局长 张泽民;加强价格监管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定西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张葵花 记者 张寅;党盟交流和谐社会建设[N];杭州日报;2006年
9 任誉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锡林郭勒日报;2006年
10 张烈松;发挥党报导向功能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潮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朱泾涛;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灵;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王歆;新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考察[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宝峰;新时期山西省农机化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维强;新时期知青小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俊宏;新时期乡土小说中农民知识分子探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庆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彬;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松波;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杨晓梅;新时期黄石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松林;论新时期民办教育政策的变化及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欣欣;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6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39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