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当代形态的科学本性

发布时间:2018-01-16 21: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当代形态的科学本性 出处:《学术月刊》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科学性 反思


【摘要】:董学文认为,当下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脱离文本语境,无视辨证法的核心作用,不合理地同各种西方现代学说结合,轻易变动文艺观的哲学基础,并由此带来庸俗轻率的学风。马龙潜指出,问题的根本还在于研究者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科学本质,对其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事实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把科学性作为它的基本属性,在把握文艺理论科学性和基本理论特征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孙文宪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注文艺作品审美取向的社会价值及其意识形态内涵,我们需要脱离执着于审美意义读解的现代文学理论的框架来解读马克思,以一种互文阅读的方式真正回到马克思,回到他的著作语境、研究范式,在马克思理论研究的问题域中把握马克思文学批评的特质。
[Abstract]:Dong Xuewen believes that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current study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s to deviate from the text context, ignore the core role of dialectical law, unreasonably combine with various western modern theories, and easily change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views. Ma Longqian pointed out that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researchers have not really understood and grasped the scientific essenc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Lack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 that it exists as a science, which requires us to take the scientific nature as its basic attribute. Sun Wenxian believes that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value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We need to get rid of the frame of the modern literary theory which cling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esthetic meaning to interpret Marx, to return to Marx in an intertextual way, to return to his literary context, and to study the paradigm.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roblem domain of Marxist theo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文艺理论建设与文艺批评研究”(12&ZD01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对它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理论走向与形态的讨论,始终是新时期以来文艺理论研究的核心论题。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是就其总体而言的’它并不排斥其他文艺理论形态的存在与发展,也不排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辽;略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现状和前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3期

2 肖君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隐体系论纲[J];理论与创作;1989年04期

3 朱立元;;略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J];文艺争鸣;2006年06期

4 丁振海;;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读《陈涌文论选》[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2期

5 万家骥;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6 张弼;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走向[J];文艺研究;1996年06期

7 张洪超;;通向广场的路不只一条——对文艺理论研究的思索[J];文艺评论;1997年02期

8 张弼;如何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文艺研究;1999年04期

9 朱辉军;;人与现实:艺术表现的深度与广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现状[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9年00期

10 李思孝;;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概观[J];文学评论;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元;;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与发展[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梁胜明;;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3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连功;陈艳梅;孟方;;在发展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丁国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理论思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后记[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9 马建辉;;丰富与萧条——30年马列文论研究观察[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栾昌大;;创作论问题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陀;反思“纯文学”[N];北京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俞小石;“纯文学”观念需要反思[N];文学报;2001年

3 金永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N];文艺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周玉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1年

5 李建军;关于当前文学批评现状的反思[N];文艺报;2001年

6 陆贵山;反思与创新[N];文艺报;2002年

7 张弘;反思酷评[N];北京日报;2001年

8 戴冠青;理性精神是一种诗意[N];文艺报;2002年

9 主持人 崔立秋 特邀嘉宾 李茂民 魏鹏举 付国锋;文学理论学科性之反思[N];河北日报;2002年

10 张兴成;总结·兼容·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2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大恒;回顾中反思[D];山东大学;2006年

2 赵晋芳;论鲍曼的现代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敏;走出自我,,获得自我[D];河南大学;2009年

5 赵阳;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晓菲;论钱钟书“化境说”的科学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漪澜;张力化的处境与处境中的张力[D];南昌大学;2007年

8 杨萍;论文学翻译的科学性—从文体学的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学本质论的演变[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富宝;反思、批判与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34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34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