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元现代主义札记

发布时间:2018-03-12 21:04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 切入点:全球化 出处:《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瑞典期刊《美学与文化》(Journal of Aesthetics Culture)于2010年第2期发表了提莫休斯·佛牟伦(Timotheus Vermeulen)和罗宾·凡·登·埃克(Robin van den Akker)两位荷兰学者的《元现代主义札记》一文。
[Abstract]:In 2010, the Swedish journal Aesthetics and Culture,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Culture, published a note by two Dutch scholars, Timothy Fommellen (Timotheus Vermeulen) and Robin Van den (Robin van den Akker), two Dutch scholars.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J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家强;后现代主义的互文性美学特征探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赵琰妍;后现代主义对艺术教育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翟墨;中国:后现代主义的温床[J];中国摄影家;1995年03期

4 孙宏霞;王金凤;陈燕娜;;后现代解构主义美学的案例分析——论网络恶搞[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5 陈军;;“文学性蔓延”争论之检讨[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6 郭焕玲;;艺术的观念化是演变的内驱力——谈对后现代艺术的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2期

7 张聪沛;;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8 詹明信,行远;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J];文艺研究;1986年03期

9 张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J];语文月刊;1997年06期

10 申顺典;文本符号与意义的追寻——对互文性理论的再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栾昌大;;世纪末的困惑——跨世纪五大艺术学问题的思考(论纲)[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杨俊蕾;;当代意义危机与精神价值重建:文论“现代性”形成的一种描述[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6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7 王文初;;从拉斯蒂涅与七哥的比较看西方文学对方方的影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益荪;;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复归”[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裳裳;;理解“典型环境”观念的理性基础及多元视角[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易英;《1940年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N];美术报;2007年

2 何林军;现代主义艺术精神论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3 北京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卢缓;内省的张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王仲;我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N];文艺报;2001年

5 ;文学:虚构与真实[N];解放日报;2007年

6 唐玉清;后现代之于法国[N];文艺报;2006年

7 范曾;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也消解自己[N];文艺报;2003年

9 马相武;全球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02年

10 于文秀;文学史写作中的后现代倾向[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仲乐;文化批评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2007年

4 许宏香;仿像[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8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晴;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艺术观[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段超;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身体政治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文岗;如何走出在理解现代与后现代艺术上的误区[D];河北大学;2005年

4 曹玉玺;试论后现代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中现代媒体的重要作用[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6 樊文岑;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互文性理论的演进[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敏;读图时代:文学魅力长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席景霞;传统美学在当代艺术中面临的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晓娟;拼贴的叙事: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与刘索拉的《女贞汤》的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任华东;诗意言说:透射幽暗的亮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0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3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