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终结论”的实践延伸与双重困境
本文选题:波普艺术 切入点:艺术定义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1984年,丹托发表《艺术的终结》指出,艺术随着它本身哲学的出现而终结。该文最具启发的是将焦点从艺术的本体论移到艺术史的哲学中去,试图建构一种新的艺术哲学。借用黑格尔的历史进步连续观,丹托把历史维度引入艺术的定义,从本质主义出发,质疑了从瓦萨里到贡布里希的艺术史叙事模式,进而完成"艺术史
[Abstract]:In 1984, Danto published "the end of Art" and pointed out that art ends with the emergence of its own philosophy. The most enlightening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ift the focus from the ontology of art to the philosophy of art histo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new philosophy of art. With Hegel's view of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continuity, Danto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into the definition of art and, starting from essentialism, questions the narrative mode of art history from Vasari to Gombrich. To complete the History of Ar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J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长初;;略论考古出土艺术品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研究中的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奠基[J];东南文化;2002年05期
3 张贤根;形式美与艺术本性[J];江汉论坛;2002年05期
4 李凇;研究艺术的考古学家或研究图像的历史学家?──略论考古学的影响与中国美术史学的学科性[J];美苑;2000年06期
5 吴艳宇;;艺术:生存还是毁灭?[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付雯;;艺术终结了吗?——黑格尔与丹托[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7 曹耀明;关于艺术标准新见解[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年05期
8 邓国平;试论中国美术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性独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光映炯;;人类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艺术与旅游活动关系论[J];思想战线;2010年01期
10 刁杰;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春辰;夏皮罗中世纪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焦雨虹;消费文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小说[D];复旦大学;2007年
3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5 何桂彦;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6 皮力;从“行动”到“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斯·贝尔廷;苏伟;;对话《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二部分:艺术史终结了吗?[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2 张莉莉;;波普艺术与现代设计[J];艺术·生活;2003年06期
3 于丹;;暗合的“乌托邦”艺术[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4 梁杰;;20世纪的波普艺术[J];艺术·生活;2000年02期
5 洪梦晗;何佑;;上饶大众消费文化中的波普艺术[J];艺海;2011年07期
6 索罗·奥斯特鲁夫;王秋凡;;为波普艺术家正名[J];美苑;2011年04期
7 东石;;解读二十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J];艺术.生活;2007年06期
8 何桂彦;;艺术史真的终结了吗?[J];画刊;2011年08期
9 时宏宇;;美、审美与艺术的界定——与王祖哲先生就艺术等概念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超;;波普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潘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面孔”及我的版画创作[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汤子凤;;一生被爱与痛苦缠绕的女人——墨西哥传奇女画家弗莉达·卡洛的艺术人生[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5 张阳;;纤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6 陈定家;;当代媒介发展与文艺变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7 田广文;;红色叙事的困局与出路——以《红色娘子军》的互文性文本为例[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第四届(2004年度)春天文学奖揭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9 吴义勤;;新生代长篇小说对“中国叙事”风格的营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10 降红燕;;女性文学研究界的盛会[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计武;读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N];文艺报;2008年
2 谭洪安;“波普艺术之父”的中国回响[N];中国经营报;2010年
3 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张书彬;“超美学、超艺术”的波普艺术[N];美术报;2007年
4 刘悦笛;艺术终结于何处[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王春辰;艺术终结的全球与中国视野[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朱文;波普艺术 走在时尚最前沿[N];吉林日报;2005年
7 晓寒;波普艺术创天价[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含唐;罗恩:从草根涂鸦人到波普艺术大师[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驻奥地利特约记者 王娟;波普艺术大师里奇登斯坦的“黑与白”[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孙菱 整理;他们是明星 也是影响一代艺术家的先锋[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王红媛;波普之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7 曹磊;当代大众文化影响下的艺术观念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8年
8 丁亚雷;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建伟;波普艺术与建筑的波普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周亮;当代图形设计中的波普态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宁;消费文化视野下的波普设计[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4 何韵潇;现代流行服饰中波普艺术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赵静;生活·波普·艺术[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盒文;中国“红色波普”艺术的时代性和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7 王大志;波普艺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李木子;中国式的波普艺术[D];重庆大学;2004年
9 谢黎明;艺术终结问题及其中国式表征[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韩帅;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2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1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