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本土艺术理论的“和衡”观

发布时间:2018-03-20 08:53

  本文选题:中国本土艺术理论 切入点:和衡观 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之名,是基于中国艺术文化建设的国家环境、中国的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学科语境、中国艺术人才走向世界的独立路径三个坐标下提出的建设指向。中国本土艺术理论,需要"名"与"实"的对应建设。中国本土艺术文化在于着眼时空之"和",在于发掘"和"之共通性。寻求历史与当下的"通"、不同族群文化间的"通"、个体艺术修养与技能间的"通",都是中国本土艺术理论需要的"共通性"依据。其中"和而通衡"是需要审慎对待的中国本土艺术理论建构的观念制衡。
[Abstract]:The name of Chinese native ar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Direction proposed under the three coordinates of the Independent path of Chinese Art Talent to the World. The Theory of Chinese Native Art, It needs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of "name" and "reality". Chinese native art culture is to focus on the "harmony" of time and space, to explore the commonality of "harmony", to seek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story and the present, the "link"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and the individual ar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kill and skill is the basis of "commonality" required by the theory of Chinese native art, in which "harmony and balance" are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native art which needs to be carefully treate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分类号】:J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南山;本土艺术之路——和韦天瑜教授的一次专题访谈[J];雕塑;2005年04期

2 赫云;李倍雷;;中国艺术史学的体例与结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梁玖;;当下中国艺术的族群服务功能论[J];艺术探索;2012年01期

4 张强;;对作为“学科门类”艺术学的认知与中国画学体系建构[J];中国艺术;2013年03期

5 李倍雷;;中国艺术史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J];艺术百家;2014年01期

6 梁玖;;“艺理学”作为艺术学中的一个学科名称[J];艺术百家;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仁保;刘涛;;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肖之进;陈霞;;儒家“通人”教育在现代大学的继承与开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胡德海;;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历史、社会原因——杨晓《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从理念到运行》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4 寸悟;;中国美学思想发生研究——西周审美思想论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映辉;生命之“象”——论“象”的基本内涵和文化理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焱;陈中文;;道家文本四大意象中的自然主义美学蕴涵[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王文霞;;论汪曾祺小说中日常生活与诗意的和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谢海军;;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深层次文化障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9 张晨霞;;略论阮籍的亦儒亦道思想[J];船山学刊;2010年03期

10 项念东;;从“秋兴”情结看中国文学的自省精神——读钱穆《晚学盲言》札记之一[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宝良;;明初心学钩沉[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2 皮建才;;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们到底站在哪里?——与文贯中、张宇燕、艾德荣等商榷[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1期(总第23期)[C];2006年

3 刘文勇;;“文学自觉说”商兑[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情与体[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陈蕾;郑珍诗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左建;士与礼—春秋知识阶层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闯;马克思的教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1年

6 崔玉娈;制度精神初探[D];复旦大学;2011年

7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8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9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飞;陈维崧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任永亮;钱穆的中国史观[D];西北大学;2011年

5 沈韬;论清末民初的墨学研究(1895-1925)[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开普;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D];北京大学;2011年

7 刘俊;论钱穆对“士”精神的认知、坚守与承传[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海军;范式的输入与原创:中国政治学学术概念的理论发展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云峰;南怀瑾佛道养生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樊晶晶;钱穆大学教育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基德;朱书慧;韩舒波;;关于提升教育技术学为一级学科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蒋立山;法理学研究什么——从当前中国实践看法理学的使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舒国滢;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J];法学;1998年10期

4 王明生;;公安学一级学科设置的重要意义及学科体系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王建华;;教育学:学科门类还是一级学科?[J];复旦教育论坛;2012年02期

6 高建平;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1期

7 罗伊·M·迪利;范文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语境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8 李倍雷;;“门神”与“麒麟送子”一体的年画图像学分析——兼论年画民俗文化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1期

9 李倍雷;;明代晚期人物画的写实风格研究[J];荣宝斋;2007年02期

10 李倍雷;;试论中国传统造物观念[J];设计艺术;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卷首语[J];大艺术;2006年01期

2 马立新;;中国本土艺术发展的可能性浅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

3 刘媛媛;;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可能想象[J];大众文艺;2011年08期

4 崔兰珍;;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可能性途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0期

5 何先球;;对本土艺术多元化现状的思考[J];文化月刊;2007年06期

6 ;本土艺术个体户的丛林生长记[J];颂雅风·艺术月刊;2012年10期

7 高翔;;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想象[J];艺海;2008年06期

8 鲁虹;在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走向未来——关于本土艺术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发展的思考[J];美苑;2005年02期

9 张强;大维;;是基础建构还是颠峰体验——关于张强“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的访谈[J];艺术百家;2008年01期

10 刘金香;;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想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奕辉;;澳门·东西[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青年艺术批评家 王栋栋;亟待开启本土艺术的国际思维[N];证券日报;2012年

2 马多思;本土艺术一定要用“蒿”来赞美?[N];音乐周报;2013年

3 黄永健;地方艺术≠本土艺术[N];中国艺术报;2012年

4 杨诚;广东人赏识本土艺术[N];中国商报;2007年

5 知名网络歌手 《大学生自习曲》原创者 郝雨;“洋快板”来到中国之后……[N];团结报;2010年

6 记者 黄伯源 穆肃;创设东莞本土艺术聚集区[N];东莞日报;2011年

7 郑骊;庐剧:本土艺术助民乐[N];安徽日报;2004年

8 深圳美术馆馆长 宋玉明;让观众爱上美术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春蓉;侗族幼儿园本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常东东;中国CG游戏插画本土艺术特色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何先球;再读齐白石[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8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38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