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唐传奇意象英译的主体介入

发布时间:2018-03-22 06:18

  本文选题:唐传奇 切入点:原文意象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从意象层面对唐传奇的英译进行研究,选取十一篇具有代表性的唐传奇文本(《任氏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无双传》、《柳毅传》、《昆仑奴》、《虬髯客传》、《离魂记》、《枕中记》、《定婚店》),每篇文本均有二~五种译本,国内译者六人,国外译者十三人,译本数量共计三十四个。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射体—界标理论以及意象图式理论,分析翻译主体应该根据意象不同的来源和本质,相应地选择不同程度的介入,对意象进行保留、重构或创造,使唐传奇原文本中的意象在译文中同样能够传递一种美的感受。在方法论上用语料库的数据统计贯穿全文,集中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归纳说明,使分析尽量真实客观。 本文所研究的唐传奇意象,指的是唐传奇小说中含有典故风俗的、描摹人物形象的、动作组合具有强烈画面感的形象语言,其中典故风俗属于意义确定的静态意象,人物描摹、动作刻画属于动态意象。按照意象的英译结果,又有原文意象和译文意象之分,原文意象即原文中已有的意象,译文意象是译者创造性添加的新象,使唐传奇英译文本更富有诗意性,更增添形象感和生动感。 第一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重点分析静态意象的翻译,由于静态意象浓缩了唐代特有的风俗典故和语言风格,此时译者的主体性受到较大的制约,“被动介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面对原语和目标语所共有的同质意象时,译者应采取被动介入方式,使目标语读者与原语读者一样,完成“观象取意”的过程;面对跨文化背景下的表层异质意象时,译者仍应该选择被动介入,扩大目标语读者认知框架中的文化默认值分布或遵循原文的“象”、“意”同时呈现的模式,让原文的提示信息引导译文读者对“象”的理解;面对带有强烈的原语文化色彩的深层异质意象时,译者应在主体被动介入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补偿手段,即用直译淡化、直译阐释和直译加注方法对意象进行补充说明。 第二章分四节讨论了译者在面对原文意象的空白、不定点时,是如何通过对意象的合理化重构来实现翻译主体的部分介入的。第一节结构意象突显运用认知语法里的射体—界标理论,论述译者对意象的语法结构重组能够使人物关系更明朗化;第二节知觉意象转移运用通感原理论述译者对意象的知觉重组能够使人物的感觉更细腻;第三节修辞意象置换分析了译者在译文中适当转变修辞手段可以使译文的文体效果更突出;第四节情景意象合理分析了译者通过改变意象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使叙事内容更合理。翻译主体的部分介入指的就是译者对原文意象进行重构的一种创造性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经过重构的意象大于意象简单相加之和,也就超越了意象在原文中的价值,因此翻译主体的部分介入是对唐传奇“再创造”的开始。 第三章分析了唐传奇原文中并不存在,但通过翻译主体的完全介入,,而在译文中创造的“新象”。它们包括一部分的外貌和景物描摹、一部分的心理渲染,和大部分的抽象动词描写。和第一、第二章相比,在“新象”的创造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被完全展示出来,译者个人的经验、记忆、动机、情感、知觉等主体性因素在文本被阅读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心理注意和审美期待,通过对外貌和景物描摹的比拟,把抽象动词变为具象动词,和将心理过程物理化这三种方式,在译文中创造出新的意象,从而使译文获得新的生命力。翻译主体的完全介入体现了唐传奇“再创造”的极致。 本文的结论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唐传奇意象,翻译主体必须选择不同程度的介入:对意象进行保留的被动介入、对意象进行重构的部分介入和创造译文新意象的完全介入,目的都是使唐传奇原文本中的意象——传达作者情志的客观物象——在译文中同样能够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能够向读者传递一种美的感受。运用语料库的方法,从主体介入的视角研究唐传奇意象的英译,能够由点及面地客观考察唐传奇英译已取得的成就和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也能为类似语言现象的翻译提供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H315.9;I04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艾岭;宇文所安唐代传奇英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7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47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