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
本文选题:先锋艺术 切入点:雅努斯 出处:《文艺研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先锋艺术是一种动态的、多元的、充满张力的现代性范畴。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先锋艺术运动侧重于政治先锋,以法国和俄国为中心;在"二战"以后,先锋艺术运动侧重于审美先锋,以美国为中心。它主要表现为激进、反叛、虚无与苦恼等前卫心理。这些心理特征使先锋艺术运动陷入政治与审美、破坏与创新、前卫与庸俗、时尚与俗套、激进与颓废等一系列充满悖论的努力之中。我们把这种正反同体的双重性形象称为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它既是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也是现代性危机的深化。其核心特征是反艺术,一种充满失败与危机感的艺术。作为一种美学风格,先锋派或许已经接近尾声。但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先锋精神依然生机勃勃。
[Abstract]:Vanguard art is a dynamic, pluralistic, tension-filled category of modernity. Before the 1930s, the vanguard art movement focused on political pioneers, focusing on France and Russia; after World War II, The avant-garde art movement focuses on aesthetic avant-garde and centers o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radical, rebellious, nihilistic and vanguard psychology. These psychological features have plunged the vanguard art movement into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de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avant-garde and vulgarity. In a series of paradoxical efforts, such as fashion and cliche, radicalism and decadence, we call this dual image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 the "Janus face" of avant-garde art. It is a symbol of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It is also the deepening of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Its core feature is anti-art, a kind of art full of failure and crisis. As an aesthetic style, the avant-garde may have come to an end, but as a value norm, the pioneering spirit is still alive and well.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艺术体制论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批准号:13CZW007)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体制研究”(批准号:12YJC760126)成果
【分类号】:J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理查德·谢克纳,胡开奇;五种先锋派,或……或不存在?[J];戏剧艺术;2000年05期
2 保罗·伍德;常宁生;;现代主义与先锋观念[J];艺术探索;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严芳;;执着于新语境电影美学的现代性探索——论周安华的电影美学研究[J];创作与评论;2013年24期
2 陈世雄;;关于话剧现状的几点思考[J];戏剧艺术;2007年03期
3 穆海亮;;先锋和商业的对接与悖反[J];艺术广角;2011年02期
4 周安华;;西化与外化:一次关于先锋性的回眸——论20世纪80年代探索戏剧与电影的偏误[J];艺苑;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计武;;先锋艺术的“雅努斯面孔”[A];江苏省美学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殷姝双双;导演—演员—身体[D];上海戏剧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琳;先锋意识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军;九十年代先锋戏剧论[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帅;消失的实验——先锋艺术之我观[J];丹东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李建平;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必要性及危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淳;;中国先锋艺术的全新图标——读鲁虹新作《越界:中国先锋艺术》随想[J];艺术评论;2006年04期
4 何华明;;当代中国先锋艺术的困境[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5 傅华;;在悖论中生长的先锋艺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葛跃;;先锋艺术的“自反性”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刘建平;;解构与重塑——后现代视野中的中国先锋艺术[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美艳;宁丹华;;论中国先锋艺术的创作策略[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小平;;论先锋与先锋艺术[J];理论与创作;2009年06期
10 贾丽君;;中国先锋艺术——西方现代主义的“变异”[J];大众文艺;2014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郑立华;先锋艺术:谁在勾引?谁在抗拒?[N];中国商报;2007年
2 张冰;先锋艺术的蜕变[N];文艺报;2010年
3 天歌;“先锋艺术”的中国式尴尬提醒了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清秀;论艺术赞助视角下的中国先锋艺术[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舒萍;不可忽视的当代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5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65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