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徐迟译本创造性叛逆研究
本文选题:《瓦尔登湖》 切入点:徐迟 出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4期
【摘要】: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交流时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徐迟翻译《瓦尔登湖》的创造性叛逆体现在个性化翻译和误译与漏译两个方面。通过对《瓦尔登湖》徐迟译本的研究,深刻理解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从而找到文学翻译研究的新方向,使翻译研究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眼光。
[Abstract]:The "creative treas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ully reflects the collis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e. Distortion and distortion. The creative treason of Xu Chi's translation of Walden Lake is embodied in two aspects: individualized translation and mistranslation and omiss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Xu Chi in Lake Walden, the author has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reative treason of the translator. In order to find a new direc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always maintained an open vision.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1jytq029)
【分类号】: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致礼;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意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1期
2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灿;翻译批评:从印象到科学——浅谈翻译批评的科学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高路,高远;“黄花”=“yellow flowers”?——从一例中诗英译看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朱明胜;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王林;;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与翻译陷阱[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张卫萍;;从译者风格看《红楼梦》的文化意象翻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张锦兰,张德让;译语文化与译作的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姚珑;;网格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林语堂编译《虬髯客传》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孔燕;;从文化角度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孙丹枫;;浅析庞译《论语》之特色——庞德个性化解读对《论语》译本翻译取向的决定作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芦笛;;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汪懿婷;;从改写理论的视角析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田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8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余素香;;从阐释学视角比较《春晓》的不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莹;语用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商标词英译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振;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汪亮;对比研究: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胡成蹊;文学译者的人文素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高凡凡;王尔德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仙仙;邵东芹;;关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2 吴琳;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阴山学刊;2005年02期
3 陈静;;从目的论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3期
4 王晓敬;;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晶晶;;论创造性叛逆对文学翻译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高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及其限度[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袁红艳;张明芳;;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J];宜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林敏奋;;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帅;;文学翻译中意象的改变和叛逆[J];作家;2008年06期
10 韩伟;;翻译文学中的女权主义创造性叛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先霈;;“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溪云;;“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于坚;我谈散文[N];云南日报;2004年
2 陆健;尊重文艺的服务对象[N];文艺报;2011年
3 蓝棣之;诗歌理论研究的拓展[N];文艺报;2004年
4 龚举善;消费时代报告文学的叙事伦理[N];文艺报;2005年
5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6 蓝洱海;经典著作的增值与减值[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小刚;创造性叛逆:概念、理论与历史描述[D];复旦大学;2006年
2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何子章;差异及对立的终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向晖;文体分析在《瓦尔登湖》汉译本对比研究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巳英;多元系统理论的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8年
3 刘晓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4 孙建昌;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彭凡;文学翻译译者的创造性叛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孙远波;创造性叛逆视角下文学翻译的美学再现[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海文;创造性叛逆视角下的阿赫玛托娃诗歌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宋以丰;文学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邵爱琴;文学翻译中再创造性叛逆是实现忠实的手段[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00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00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