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传统乐、画理论批评模式的体味性

发布时间:2018-05-01 22:07

  本文选题:传统乐 + 画理论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15年10期


【摘要】:当前,对传统文论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已经成熟化,但对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所作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为了弥补当前研究之空缺,笔者将就传统乐、画理论的批评模式进行探究,并在汲取当前文论研究的观点之余还另提出自己的几点创见。概括说来,传统乐、画理论具有体味性、整体性、形象性、模糊性等特点。在此,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单撷取其中的体味性一条,并立足于哲学理论的思维模式来对此进行探究。
[Abstract]:At present ,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m mode has matured ,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criticism mode of music and painting theory is not easy to see . Therefore ,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vacanc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 the author will explore the criticism mode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painting theory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2015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2015YB046 2013年度广西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青年基金项目),编号:师政科技【2013】0019号 广西人文中心“广西民族音乐舞蹈团队”阶段性建设成果
【分类号】:J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光照;卞鲁晓;;20世纪《列子》及张湛注研究述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宋野草;;象数易学的哲学内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袁济喜;郭象与魏晋美学[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郭建鹏;在虚无中挣扎的苦魂———漫谈阮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张睿;;从《四民月令》看汉代宗族的日常生活[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7 方胜;叶当前;;试论嵇康玄言诗的历史地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刘琪莉;;从魏晋玄学之风看言意之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付晓琼;;老子与王弼伦理思想比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9期

10 李霄飞;;试论淄博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问题及意义[J];大众文艺;2011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崣中PI;;炼精化气,结精成神——《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之精气观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2 张晶晶;郑会颂;;试论先秦名家思想有助于深入理解标识管理(IdM)[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火祥;;中国期刊编辑出版的三度空间论[A];学报编辑大视野——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编辑学论著评选获奖论文集粹[C];2011年

4 张黎明;;中国古代“禁伐”思想中的生态意识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5 马丽敏;;俞樾的俗文学观及其接受刍议[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4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7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高凡;宋代明堂礼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崔朝辅;《易纬》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方浩然;韩愈道德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海丰;儒家行政伦理思想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现代借鉴[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黄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玲[?;论孔子“圣人境界”的管理观[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高园;《吕氏春秋》管理观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全召军;任继愈的佛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娟萍;汉代艺术中的喜剧精神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邱景华;先秦儒家君主论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震元;;“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中的两种重要批评形态[J];文学评论;2006年05期

2 胡大雷;;论南朝前期的风格批评模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刘岩;王晓路;;从两个批评模式看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J];文艺研究;2010年03期

4 王莉;;对《兄弟》的三种批评模式的批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王朝元;古代文学批评模式浅论──兼与西方批评模式比较[J];柳州师专学报;1995年04期

6 张和龙;;理论如何运用?——对一种批评模式的思考与分析[J];外语研究;2013年01期

7 ;三种批评模式的张力与合力[J];文艺争鸣;1990年05期

8 刘江;对一种批评模式的异议──以评论界对老作家陆地的评论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5期

9 蒲震元;;《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的“自序”与“后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10 蒲震元;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J];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大雷;;论两汉时期的主题批评模式[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本文编号:1831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31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2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