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与重构:中国艺术史研究刍议
本文选题:艺术史 + 文化视野 ; 参考:《民族艺术》2013年06期
【摘要】:研究中国艺术史,应从整体的、文化的视野出发加以观照,重建中国艺术史的论述,需要具有开放的胸襟、世界性的视野和"拿来"的勇气,对来自欧美等地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作出选择、调整、修订、扩充乃至在继承中国优良史学传统下创造自己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整合旧有资料和新发现的资料,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新典范。要重视艺术史著的表达方式与史家的自身素养,在展现世界文化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铸就充满问题意识、体大思精的中国艺术史。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we should look at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and the culture, and reconstruct the exposi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We need to have an open mind, a worldwide vision and the courage to "bring about" it. To choose, adjust, revise, expand, and even create their own new theories and methods under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fine historiography, and integrate old and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places. To make it a new model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rt history.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xpression of art history works and the historians' own accomplishment. In the process of showing the changing world culture, the art history of China is full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of the body.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60043) 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213040501,3213041102,32130401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淳;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理论问题[J];东南文化;2002年03期
2 顾平;“感觉经验”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美术研究;2004年02期
3 方闻;谢伯柯;何金俐;;问题与方法:中国艺术史研究答问(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03期
4 李倍雷;;图像、文献与史境:中国美术史学方法研究[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洪再新;古代画学史的超稳定结构《历代各画记》浅析[J];新美术;1987年03期
6 陈平;从传统画史到现代艺术史学的转变──张彦远、郑午昌与滕固的绘画史写作方法之比较[J];新美术;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明;徐习文;;论滕固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谢建明;张昕;;留学背景与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方酉生;略论二里头遗址的文化性质——兼与《中国文明与国家探源的思考》等文商榷[J];东南文化;2003年03期
4 顾媛媛;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体例的独创性[J];东南文化;2005年04期
5 付永敢;;发达社会与遏止领先——良渚文化迅速衰落之根源浅析[J];东南文化;2008年05期
6 刘晓达;;概念、视角、叙述与古代中国墓葬美术史书写——巫鸿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s: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评述[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杨美健;国家起源:一种途径还是两种途径[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黄桂娥;;中国艺术史是情感与程式矛盾运动的历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李倍雷;;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01期
10 陈瑶;;风格分析法在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运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邦乐;北宋书画鉴藏风尚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3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郑建明;环太湖地区与宁绍平原史前文化演变轨迹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吴克军;中国古代书画潜市场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6 张东华;格致与花鸟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7 赵振宇;中国绘画地理态势与演进[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8 褚庆立;转型与守护—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9 庄家会;再现,还是再现?[D];西安美术学院;2013年
10 陈浩;公众与展场[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婷;中国古典美学“兴”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明楠;从滕固的交游看其美术史学思想的渊源及形成[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3 王蕾;兴会神到 神与物游[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明;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研究述评及建构[D];安徽大学;2007年
5 胡春涛;中国古代美术史学中的汉代绘画[D];四川大学;2007年
6 孟姝芳;滕固艺术美学思想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建春;“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苗苗;西方美术史学中的现代中国画[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玉亮;对中国古代绘画史分期问题的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庆博;滕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维诺;《历代名画记》与《唐朝名画录》[J];美术研究;1979年02期
2 徐苹芳;;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读宿白先生《中国石窟寺研究》[J];文物;1998年02期
3 陈淳;居址考古学的探索与启示[J];文物世界;1999年04期
4 洪再新;古代画学史的超稳定结构《历代各画记》浅析[J];新美术;1987年03期
5 李倍雷;汉代画像石图像中的文化人类学价值[J];艺术百家;2004年05期
6 严文明;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J];中原文物;199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彭德;[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忠鸣;北朝晚期青齐区域佛教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伊看;;阿拉斯式的艺术史研究方法[J];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04期
2 李建群;;女性主义怎样介入艺术史?——波洛克的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初探[J];世界美术;2007年02期
3 张爱红;;论艺术史是“艺术共性”史[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徐凡;;浅析艺术史的分期[J];美术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吕景芳;;自律与他律——文学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曹意强;介于历史与艺术史之间——哈斯克尔的艺术史观念和研究方法(三)[J];新美术;2000年02期
7 约翰·奥涅斯,孔令伟;艺术史与艺术科学[J];新美术;1997年01期
8 倪卫华;当代艺术中的有效交往[J];美苑;1995年04期
9 常宁生;西方艺术史学的现状与未来[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7年02期
10 范景中;人文科学的危机和艺术史的前景[J];新美术;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普文;;艺术史编纂论纲[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恒岳;;从天津的实践说艺术史史料及其研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3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章润娟;;女人的错误?男人的错误?——由肖鲁《对话》及署名权争论引发的思考[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凌珑;;略论审美想象[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6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吴元迈;;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9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冯巍;;文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俊;重新认识上海的实验艺术史[N];东方早报;2008年
2 刘祯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艺术史与艺术史范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邱家和;要让买方市场建立信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许彤;从浪漫主义的狮子到野兽的怒吼[N];华夏时报;2010年
5 译林出版社人文社科图书事业部主任 李瑞华;西方艺术与中华文明的纵与横[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周安庆;质价不符[N];美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孙玉洁;以艺术之美慰藉心灵[N];中国艺术报;2003年
8 记者 丁杨;译林社为普通读者新译《剑桥艺术史》[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盛葳;艺术史叙事的“绑架”与“拯救”[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何桂彦;艺术史写作中的方法论差异[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丁亚雷;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6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操;《艺术史》不是,,并且永远不是,艺术的历史。[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孙
本文编号:1840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4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