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西方文学鉴赏观差异比较

发布时间:2018-05-11 03:39

  本文选题:中西方 + 文学鉴赏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30期


【摘要】:文学是一个国家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社会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绮丽的文化瑰宝。科学无国界,文学之美亦然。然而在各民族文化差异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文学的鉴赏却是有一定差异的,换句话说,中国的西方文学经典未必是西方人认定的文学经典,而西方的中国文学经典也未必是中国的文学经典。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将详细对中西方在文学鉴赏观念上的差异作以比较。
[Abstract]:Literature is the truest portrayal of a country's social life in its ow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 is the most beautiful cultural treasure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Science knows no borders, so does the beauty of literature.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various nationalities, people's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is different. In other words, the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in China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literary classics recognized by the westerners. And the western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are not necessarily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Through concrete exampl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in literary apprec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detail.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分类号】:I0-03;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琪;常莉;;当代台港澳新诗的人文中国形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缪爱英;;从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比较看中西文化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孙锐;;辩证思维影响下的汉语对偶句及其英译技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张宜琳;肖向东;;文化悟性与艺术审美——董桥与余秋雨学者散文比较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5 陈元元;;从《龙王公主》和《海的女儿》看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表现[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董红刚;张琴;方新普;;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7 李平;;“灵”文化在西方电影中的体现——《辛德勒名单》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王颖轶;;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0期

9 李巧针;;美国大学校训特征分析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10 张庆如;马纯峰;李志向;;啦啦队运动的价值与功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丹;;两型社会建设的观念文化环境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郭芝叶;;关于视觉脑研究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王志敏;;民族符号——标志设计中的“怀乡情结”[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国领;;中国科技现代化过程中公民教育的文化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彭憬;;中英亲属词汇不对称体现的“家文化”生活与体制差异[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唐甄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戴向东;中日传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龙又珍;现代汉语寒暄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旭东;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演进机制与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赵风波;国际型城市中的研究型大学之“国际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海垒;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宋丹;对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玉红;从文化渊源视角对英汉习语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平海啸;儒家孝悌思想与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桦;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对策[D];暨南大学;2010年

6 陆友平;人性乌托邦世界的理想构建与爱情悲剧的诗意化书写[D];南昌大学;2010年

7 吴慧雯;跨文化传播环境下纪录片文化差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宋翔;浅谈企业管理沟通中的文化差异[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晶晶;清官文化的儒学渊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余江玲;中西古典园林植物文化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丽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0年12期

2 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叶小妮;;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常用数字中的体现[J];文学教育(中);2011年01期

4 鲁修红;樊敏;;基于电影作品的中西拒绝策略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2011年10期

5 忽丽娟;;中西方人眼中的颜色[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6 王海燕;罗海容;;从hash跑步运动看中西文化差异[J];大家;2010年08期

7 和伟;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范双莉;;非语言交际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孟庆彬;;由中西创世神话管窥其文化差异[J];文教资料;2010年29期

10 王兴韬;;浅谈中西方礼貌用语中的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一新;;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及适应[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林一新;;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及适应[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熊兆飞;;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色彩[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爱莉;;英语教学文化导入新举措[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7 张秀英;;从《红楼梦》的英译本看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和补偿[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8 欧阳飞雪;;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营销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沈卓卿;俞国良;;情绪表达者的文化差异对表情识别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唐发年;;试论异化与归化在习语翻译中的运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杜威·佛克马 王敬慧;美国与欧盟日渐疏离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江海湖;文化差异考验品牌周期[N];经理日报;2006年

3 郭咸纲;从文化差异到“跨文化管理”[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枫溪区崇礼中学 曾德玲;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差异的渗透[N];潮州日报;2008年

5 威宁县九三中学 黄宁君;注重文化差异 促进英语教学[N];毕节日报;2010年

6 陆原;国际营销 入乡随俗[N];证券日报;2004年

7 包松娅;文化差异是中药走出去的无形壁垒[N];人民政协报;2006年

8 赵湘;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9 王丰丰;文化差异影响大脑运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黄伟东;克服文化差异 创建跨国品牌[N];江苏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2 戈东不拉(Jean-Nestor Godombola);关系侵犯感知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远;合资企业股权结构与文化差异的成因与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松;跨文化语境下交际顾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贺玉高;霍米·芭芭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薛华;中美电影贸易中的文化折扣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7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君华;跨国企业战略联盟的文化协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杰;全球化境域中的跨文化管理[D];苏州大学;2003年

10 陈娟;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麦晓霜;文化差异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黎黎;论中美谈判过程中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谈判变量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王星河;谈非言语式交际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晓慧;浅析中美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郑畅;从功能对等的角度论英汉商标翻译[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万敏;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媛媛;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成败[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媛;商标词及其翻译探讨[D];广西大学;2007年

9 玄黎娜;中美大学排行文化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丽芸;中英委婉语比较与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72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72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