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艺术精神的潜伏性延续和复活

发布时间:2018-05-12 23:35

  本文选题:文明 + 文化 ; 参考:《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在挑战和应战的生存模式中,一些文明短命夭折,一些文明过早地停滞不前了,即使那些能够充分伸展自己文化理念的文明,在变幻莫测的挑战应战动态过程中,也绝难维持其既定的话语模式和社会形态。作为文化生命树上的花朵——艺术,在文明断灭之际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与哲学、宗教意识形态相比,作为情感存在和情感实体的艺术文化却因其根深蒂固的人类学的基础和能量在文明断灭之际得到潜伏性的延续和复活。
[Abstract]:The civilization created by mankind in the form of challenge and battle, some of which died in a short life, some prematurely stagnated, even those that could fully extend their own cultural ideas. I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unpredictable challenge, it is difficult to maintain its established discourse pattern and social formation. As a flower in the tree of cultural life, art is bound to be impacted in varying degrees at the time of the extinction of civilization, but compared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ideology, As the emotional existence and emotional entity, the artistic culture has been latent continuation and resurrection because of its deep-rooted anthropological foundation and energ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分类号】:J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3 王鹤岩;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多样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蔡秀敏;崔长国;;高山仰止 行云如水——领略中国古代禅诗的诗学境界[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王早娟;;寒山诗中的佛禅意韵[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朱春龙;;从文化形态史观探析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董红刚;张琴;方新普;;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8 张婧;;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唐晓琳;董岩;;拉丁语: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共同体[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联俊;李萍;;公民意识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华宁;芮锦伟;;三级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建设[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安玲;;从传统京剧的衰微看艺术形态的边缘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陈巍巍;;闽台民间信仰中神圣性的构建——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7 陈倩;王敦辉;;全球化视阈下的闽商文化自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状振;;中国电视经营管理工作三十年机制流变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格·孟和;;对草原生态文化的哲学思考[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团英;;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A];中国·内蒙古第三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龙海;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鹏;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易萍;厉鹗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俊玲;文明传播视野下的汉代河西开发[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简艳平;“皈依佛法的浪子”[D];南昌大学;2011年

9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许慧君;论晚唐背景下的许浑咏史怀古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会明;;从起源的角度看行为艺术[J];理论月刊;2006年S1期

2 翟志立;;索源求真透悟妙理——浅析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艺术精神[J];美与时代;2008年03期

3 赵洪涛;;建构日常生活艺术之维之可能[J];求索;2011年04期

4 亦然;评《创造与选择──论前期创造社的文化艺术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5 刘少航;庄子:中国艺术精神道统的开创者[J];艺术教育;2005年02期

6 刘建国;;虚拟世界与艺术呈现的困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黄春燕;;《文心雕龙·物色》:中国艺术精神蜕变之印迹[J];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2期

8 靳昕;董中锋;;马克思恩格斯对艺术精神的构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史仲莲;;透过高炀新作“时间的记忆”看物质主义下的“贫穷艺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10 王新勇;土家族艺术精神初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元迈;;再谈文艺和意识形态的关系[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卢兼兼;;民族化、国际化与艺术教育的改革走向——读金光《艺术与文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王雪峰;当下文化语境中弘扬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意义(上)[N];美术报;2007年

2 周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时代艺术精神的展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楼宇烈;艺术要有鲜明的社会伦理内容[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记者  孟祥宁 郭青剑;国际艺术理事会及文化机构联合会第18次执委会在北京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6年

5 徐家玲邋严长元;环铁艺术区:拿什么特色来提速?[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胡继渊;德、法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管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李敏;怀柔打造“中国乡村艺术品大集市”[N];农民日报;2007年

8 金雅;促进“人生艺术化”[N];文艺报;2007年

9 何林军;现代主义艺术精神论略[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10 ;范曾与杜维明谈中国的艺术精神[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李涛;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论[D];西南大学;2008年

2 孙文婷;论徐复观“为人生而艺术”的文艺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燕;艺术精神:自然人性的回归与超越[D];苏州大学;2006年

4 夏涛;徐复观艺术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红文;理性与信仰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程泽明;哲学与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艺术精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罗姗姗;论信仰在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8 向玲玲;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D];厦门大学;2006年

9 邓娜;审视中国传统春节的视觉艺术创造[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骏逸;找寻心灵的自由——论朴素艺术的精神启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880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80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