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接受理论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三个中译本评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23:34

  本文选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 审美价值 ; 参考:《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于1609年发表的十四行诗(sonnet)体裁诗集,总共收录了154首诗,大致认为作于1592年至1598年,1609年于伦敦首次出版,在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诗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前126首,献给一个年轻的贵族(Fair Lord),诗人的诗热烈地歌颂了这位朋友的美貌以及他们的友情;第二部分为第127首至最后,献给一位“黑女士”(Dark Lady),,描写爱情。该诗集自十九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在社会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这一事实,本文作者对其在中国的翻译产生了巨大的研究兴趣,并试图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研究方法论,将文学批评理论关注的焦点由重作者、重作品转移到了重文本---读者关系。本文作者将围绕接受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展开讨论,即“期待视野”和“意义未定点”。“期待视野”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动态积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阴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另外,读者的反应是评价一部作品好坏的标准,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同时该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并不是把所有的信息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它还包含着许多意义未定点,这些未定点是连接作品和读者的桥梁,它们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经验和想象去填补,去解析。只有这样,一部作品才能显现其作为艺术实体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完成。在文中,作者选取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三个不同时期的中译本,运用接受理论的主要概念对它们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简单的论述了它们的接受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由于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三个译者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而三个译本的读者也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译者对文本中的意义未定点做了不同的具体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本文进行这一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评析这三个中译本的好与坏,而是要说明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期待视野”以及“意义未定点”的具体化是不同的,一个译本不可能同时满足不同历史阶段所有读者的需求。
[Abstract]:Shakespeare's Sonnets is a collection of sonnets published by Shakespeare in 1609. It contains a total of 154 poems, which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been written between 1592 and 1598, and first published in London in 1609.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 Shakespeare's works. There are two parts of the anthology, the first 126 of which are dedicated to a young aristocrat, Fair Lord. The poet's poems warmly eulogize the friend's beauty and their friendship. The second part is the 127th to the last. Dedicated to a "Black Lady" Dark Lady, describing lov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t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society. Based on this fac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s interested in his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ries to study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 theory. Reception Theory (also known as reception Aesthetics) is a new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ology which rose in the 1960s. It has shifted the focu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from emphasis on author and work to text-reader relationship.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 reception theory, namely,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point of undetermined meaning". The vision of expectation is the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human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t is not inflexible, but the passage of time, social change and constant change. In addition, the reader's response i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 work, the author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ader's expec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y holds that a work does not present all the information to the reader, it also contains a lot of undecided points of meaning, which are the bridge between the work and the reader, and they need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it according to his own.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 fill, to analyze. Only in this way, a work can show its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value as an artistic entity, and can it be truly complete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elects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compares them with the main concepts of reception theory, and briefly discusses their accepta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t time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three translators have different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the readers of the three versions also have different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receptivity. In view of these two considerations, the translator has made different concretiz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thus form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not to comment on the good or bad of the three Chinese versions, but to show that the "horizon of expectation" and the "undetermined point of meaning"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t is impossible for a translation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reade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无闻;《中国书道辞典》中译本序[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许连赞;关键在手对原文的理解[J];外语教学;1988年04期

3 迟轲;美术学科的基本建设──为《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中译本写序[J];美术之友;1994年03期

4 刘晓红;;从符号学角度看《苔丝》三种中译本[J];文教资料;2006年31期

5 舒坦;;《朗读者》中译本热销[J];文学教育(上);2009年05期

6 张廷琛;马克·吐温几个亲属称谓的译法商榷[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7 孟伟根;毛荣贵;;对《双城记》中译本的若干意见[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02期

8 邵紫;;智慧的流走——评《西方的智慧》中译本[J];出版广角;1999年12期

9 陈子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第一部中译本[J];博览群书;1999年10期

10 王瀚东;;细读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英文译本比照[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广京;;《沈葆桢评传——中国近代化的尝试》中译本序[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2 葛铁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简评《一千零一夜》中译本[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3 达生;;《明季党社考》中译本[A];明史研究(第10辑)[C];2007年

4 李宁;;戴着锁链跳舞:意识形态操控下的《南京浩劫》改写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梁雪霞;;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A Case Study of Lingnan Shuixia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蒙晓虹;;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Sentence Pattern Clash in E-C Translatio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7 ;Chinese Subjectivity Analysis Using Bilingual Knowledge and Adaptation Technology[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8 陈绛;;评《中国的现代化》的名词翻译——兼及若干译本的译名问题[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9 李活雄;;从日本漫画的港日版本比较研究考察文化杂种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10 Alexis Nuselovici;;全球化环境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功能(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立彦;可怕的误译[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郑友仁;《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中译本指谬[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科学是什么?我们还没全搞明白[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4 谢蜀生;如此佳作 如此翻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青木;博物馆藏品的预防性保护[N];中国文物报;2007年

6 肖鹰;我为何至今买不到《魔山》[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朱起煌;《世界能源展望2004》中译本正式出版[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王沛郁;1932年9月秘密印刷成书一册《资本论》早期中译本[N];山西日报;2005年

9 高峰枫;翻一翻西方学术的家底[N];东方早报;2011年

10 陈会鑫;《开发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能源政策的挑战》中译本举行首发式[N];中国石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2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方钦;经济制度的信仰基础[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静;梦想与现实[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维江;安全、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规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刘润;日本财政重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陈景彦;19世纪中日知识分子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娟;改写理论关照下的《西风颂》三中译本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2 何炫;[D];郑州大学;2010年

3 何芳;从Death of a Salesman三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看戏剧翻译的对话性[D];湖南大学;2010年

4 唐晓丽;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看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的三个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靖;从目的论角度评析《海狼》的两个中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林;基于译者主体性看《哈姆雷特》两个中译本[D];东华大学;2011年

7 刘金华;操纵论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军;从《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看英语文学文本汉译的结构转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毕颖;从接受理论对比分析《红字》两中译本[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志慧;评析《第二十二条军规》及其中译本[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1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61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