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汉译注释研究
本文选题:注释 + 《尤利西斯》 ; 参考:《外语研究》2015年03期
【摘要】:译注是文学翻译的必要手段,如何注释,多注还是少注,则是个问题。《尤利西斯》两个经典译本的注释原则和方法,为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necessary mean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t is a problem how to annotate more or less not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annotation of the two classic versions of Ulysses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and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俊;双峰并峙 各炳千秋──学习《尤利西斯》两个汉译本[J];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振平;;《尤利西斯》汉译注释研究[J];外语研究;2015年03期
2 王振平;;《尤利西斯》汉译归化与异化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潘石杰,李岚;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论译者主体性[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杜娟;翻译中的归化与移植[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豪杰;;《尤利西斯》:一部难译的“天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04期
2 易晓明;;《尤利西斯》的粗俗性及其功能[J];译林;2010年05期
3 张倩;;浅析《尤利西斯》的独特批判手法[J];芒种;2013年14期
4 张国擎;我读《尤利西斯》[J];译林;1997年01期
5 乔伊斯;《尤利西斯》选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6 詹姆斯·乔伊斯,萧乾 ,文洁若;《尤利西斯》片断[J];语文世界;2001年01期
7 舒伟;《尤利西斯》的电影性与不可拍摄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8 王振平;论翻译之道 说《尤利西斯》─—金杽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9 廖昌胤;《尤利西斯》主题之谜与莫莉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5期
10 吴显友;《尤利西斯》的多视角叙述及其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姜筠;;从接受美学角度论读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以《尤利西斯》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彭保良;;从《尤利西斯》的反英雄主题看都柏林人的伦理道德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鹏;《尤利西斯》走向大众化[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于红;《尤利西斯》改变了我[N];吉林日报;2004年
3 记者 王玉梅;修订版《尤利西斯》走近大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4 余德庄;近看《尤利西斯》[N];文学报;2006年
5 康慨;布克奖得主攻击《尤利西斯》[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三石;晦涩的《尤利西斯》[N];中国纺织报;2000年
7 文洁若;永远的《尤利西斯》[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程炳生;《尤利西斯》:20世纪西方文学一部不朽名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于红;《尤利西斯》改变了我的阅读观[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高媛;《尤利西斯》改变了我的阅读观[N];中国保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春;《尤利西斯》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陈豪;变奏与聚合:乔伊斯《尤利西斯》的美学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李巧慧;论《尤利西斯》中的现代身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彩;都市游荡与人性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韶华;《尤利西斯》的空间结构及表现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晓玲;《尤利西斯》文本内的对话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徐蓓佳;音乐构建的巨著:《尤利西斯》以“塞壬”章为核心的声音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5 韦晴;论《尤利西斯》婚姻关系中的伦理冲突[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吕立营;《尤利西斯》中的历史[D];山东大学;2010年
7 冯志慧;作为时间指示语的时态在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中的连贯作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丁玉果;意义构建的两级——《尤利西斯》空白美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拥军;《尤利西斯》中的原型解读[D];中南大学;2008年
10 谷小雨;《尤利西斯》诗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72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72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