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8-06-04 00:53

  本文选题:诗学 + 比较 ; 参考:《语文建设》2012年14期


【摘要】:诗学这一术语,最早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学就是关于诗的艺术。而现代意义上的诗学和传统的诗学有很大的区别,它本质上是一种文艺理论或文学理论研究,是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总称。中国和西方由于社会文化特征的不同,导致中国诗学和西方诗学呈现迥异的色彩。因此,要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中西诗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找到中西诗学产生不同的真正根源,以有利于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
[Abstract]:The term poetics originated from Aristotle's Poetics. In Aristotle, poetics is the art of poetry. Poetics in the modern sens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poetics, which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literary theory or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is the general term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 research.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ese poetics and western poetics have different colors. Therefore,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we must compare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so a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t real caus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poetic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mparative poetics.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中北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基金】:中北大学2010年科学基金项目《从同质文化到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文类学研究》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隆溪;;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J];中州学刊;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万民;;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海外学者比较诗学研究的三种形态[J];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鹏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王杰;造型艺术和抒情诗歌的一致性——两种古典审美变形机制的比较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05期

3 ;走向“对话”的时代[J];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4期

4 赵晓霞;论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研究的误区[J];社科纵横;2005年05期

5 燕艳;;冰心和狄更斯作品中儿童形象创作的比较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韩小龙;邹华;;浮世中的生命情怀——张爱玲与夏洛蒂·勃朗特审美观比较研究[J];理论界;2007年02期

7 韩小龙;程金城;;人类灵魂的审问者——余华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比较研究[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敬南菲;陈许;;爱伦坡与霍桑小说创作比较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9 王建荣;;庄子与柏拉图文艺观之比较[J];语文学刊;2007年21期

10 池京涛;;《巧克力战争》与《花季雨季》中的青少年文化比较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2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王绍平;;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金百林;;试论《易经》英译本对数字的译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珏;;郭沫若早期剧作与爱尔兰近代剧之比较研究[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6 张若兰;刘筱华;秦舒;;《楚辞·少司命》英译比较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桦榕;;新闻摄影与报告文学的比较研究[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8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傅正乾;;《孔雀胆》与《哀格蒙特》的比较研究[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10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旭东;追求文艺批评的原创性话语[N];中国文化报;2009年

2 张铁夫;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文艺报;2006年

3 邓艮;跨文化阅读:抛开概念的积木[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罗磊;玉石投资有讲究 短线须行家长线稀为贵[N];市场报;2007年

5 罗磊;价格远没到位 玉石投资宜长线[N];消费日报;2007年

6 陈仲庚;邓楠与《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身份认同》[N];文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宏宇;跨文化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探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蓝棣之;诗歌理论研究的拓展[N];文艺报;2004年

9 谭旭东;倡导儿童文学“新主流”[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韩晓红;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和格萨尔史诗文化[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在照;越南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陈立华;用戏剧感知生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包澄章;阿卡德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赵新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探源[D];四川大学;2005年

5 黄笃;意大利“贫穷艺术”与日本“物派”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6 王俊虎;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D];兰州大学;2008年

7 朱源;李渔与德莱顿戏剧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胡玉;韩国民众文学与中国底层文学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安炳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京哲;川端康成与穆时英—新感觉派小说特征比较[D];延边大学;2005年

2 朱雪琴;虹影与三岛由纪夫比较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陈韶利;施蛰存小说与日本新感觉派小说之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杨彦玲;福克纳和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意识比较[D];郑州大学;2006年

5 河红联;中韩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黄锡禹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6年

6 黄佩琦;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董莹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徐志摩和叶芝诗作中的爱情隐喻的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谭静;安德森与沈从文“小镇情结”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婷;《美狄亚》与《窦娥冤》情节结构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成蓉;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两种中译本[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75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75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