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化诗学的理论困境与突围对策

发布时间:2018-06-29 22:49

  本文选题:文化诗学 + 困境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文化诗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文化诗学与新历史主义之间的学理界限纠缠不清;文化诗学忽视历史,企图在不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与哲学观的基础上空谈文化诗学;文化诗学偏离初衷,与文化研究等各种"后———"理论新潮辩难不明;文化诗学批评的理论队伍尚欠成熟。正是这四重"病根"使文化诗学陷入了二次"消亡"的危险。本文提出了三种突围困境的理论对策:回归文本、重提经典;立足史料、沉潜历史;重建历史文化语境,对"不在场"的"症候性"进行揭示。
[Abstract]:Cultural poetics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predicament: the theoretical boundary between cultural poetics and new historicism is tangled, the cultural poetics neglects history and attempts to talk about cultural poetics on the basis of not establishing correct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views; Cultural poetics deviates from its original inten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argue with all kinds of "post-" theories, such as cultural studies, while the theoretical team of cultural poetics criticism is still immature. It is these four-fold diseases that put cultural poetics in danger of second extinc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theore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breaking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returning to the text, bringing up the classic again, basing on historical data, sinking into history, rebuild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and revealing the "symptom" of "absenc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童庆炳;;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2 李春青;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从古今《诗经》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说开去[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3 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的源流与走向[J];河北学刊;2011年01期

4 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论纲——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构想[J];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06期

5 童庆炳;;“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宁;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4期

7 刘庆璋;文化诗学学理特色初探——兼及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J];文史哲;2001年03期

8 顾祖钊;;文化诗学三题[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9 李圣传;;文化与诗学的互构——“文化诗学”与“文化研究”之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方国武;;近三十年文学理论中的政治存在与变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刘玉梅;;文学理论教学中的个案分析——文化诗学理论下的《十八岁出门远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方维保;江山依旧,才人辈出──张恨水、金庸比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方维保;;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从碎片呈现到系统整合——评谢昭新著《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王轶;;古代史传“虚构”说辨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延者;;文本性与历史性的统一——试论中国新历史主义的创作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9 张丽娟;;历史叙事——先锋文学中蕴涵着新历史主义的神韵与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王继贤;;冲突与融合——《清澈的日光》的寓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浩;;文学自主性30年及其与文化研究的论争——孤独者与道德公民的形象书写[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梅显懋;;论汉代“通经致用”思潮对古文献整理的影响[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树国;;论《左传》的性质及其对古代散文研究理论建构的意义[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5 周明;;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转型”概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6 刘克敌;;晚年林纾与新文学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7 董希文;;深描与诊断:解释人类学之于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段波波;历史与女性的糅合[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程晓;论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诠释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鹏程;心灵的皈依:在异乡与历史之间[D];江南大学;2010年

9 马翔;博尔赫斯小说之“内在化西方视点”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10 侯晓珊;南朝诗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2 童庆炳;;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3 童庆炳;;重建·隐喻·哲学意味——历史文学作品三层面[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6期

4 童庆炳;;“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林继中;文化诗学刍议[J];文史哲;2001年03期

6 刘庆璋;文化诗学学理特色初探——兼及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学术研讨会[J];文史哲;2001年03期

7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8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9 李春青;文化诗学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研究[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10 刘庆璋;;辩证互动:文化诗学的思维特色[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旭清;试论人在文化诗学建构中的主体性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祖国颂;文化诗学的实践维度与学理空间[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闵靖阳;;走进“文化诗学”——评李春青的《在文本与历史之间》[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6期

4 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5 陈太胜;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关联与界限——重识文化诗学[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6 孙丽;;文化诗学流派的历史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叶诚生;构筑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新论域[J];东岳论丛;2001年03期

8 郑伟;张晓丽;;走向一种文化诗学——写在“文艺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出版之际[J];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2期

9 顾祖钊;;文化诗学是可能的和必要的[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10 涂昊;论文化批评对文学批评的突破及其困境[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浅谈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吴小丰;谢兰;;对政府职能转变困境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飞;;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困境和对策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4 胡邓;王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陈欣;;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能力建设途径分析——提升领导力的困境突破[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6 刘建民;刘春春;;浅论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困境与改革——以江西省S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伟霞;;我国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洪根;;公司清算的困境与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李芳;贾林祥;;本土化研究——-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构建电子政府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都;文化诗学:文艺学的新增长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刘洪一;文化诗学的思想指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钱中文;巴赫金研究的新成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龙其林;从一诗一函看杨义还原诸子的文化胸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邹跃进;庄征的雕塑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曾军 整理;为什么要提出新理性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刘恪 王一川;回到现代性的地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学术演讲与“杨义现象”[N];中国文化报;2003年

9 李茂民;文学理论的界限与可能[N];河北日报;2003年

10 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价值重建与文艺批评[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董传升;“科技奥运”的困境与消解[D];东北大学;2004年

3 肖崎;金融资产膨胀下货币政策的困境和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傅洁琳;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兵;文化与商业困境中的电视品牌建构[D];浙江大学;2005年

6 吴承笃;巴赫金诗学理论概观[D];山东大学;2006年

7 周义程;公共产品民主型供给模式的理论建构[D];苏州大学;2008年

8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维哲;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关重;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余琳;另一种现代戏剧[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青春;我国成人高校德育困境与出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莹;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滕克勇;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监察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赵鹰;国内农民报发展困难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陈燕;信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06年

8 郝淑美;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昌强;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健;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83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83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