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世纪大学文学教育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18-07-15 07:35
【摘要】:正2013年6月15日,"新世纪大学文学教育论坛"在上海召开,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著名作家、批评家和教授学者齐聚复旦大学,根据各自的创作经验或专业背景,从不同视角对"大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及"大学教育与文学批评"两大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发生关系的首要形式就是写作教学,这也是本次会议
[Abstract]:On June 15, 2013, the "Forum on Literary Education of the New Century University" was held in Shanghai. The conference was jointly hosted by Fudan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Museum, and was jointly hosted by more than 50 famous write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ir creative experience o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ritics and professors and scholars gathered at Fudan University to discuss two topic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literary creation" and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primary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education and literary creation is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which is also the meeting.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学教育》征稿与征订启事[J];文学教育(下);2008年06期

2 张昭兵;;触摸文学创作的律动[J];青春;2009年11期

3 ;《文学教育》征稿与征订启事[J];文学教育(上);2009年06期

4 何同彬;;学院文学教育及其历史修养[J];山花;2010年15期

5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下);2009年10期

6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下);2010年03期

7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上);2010年03期

8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下);2010年04期

9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下);2010年07期

10 ;《文学教育》征订与征稿启事[J];文学教育(上);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树榕;;方法:在批评标准与批评实践之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3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黄浩;;从“第三种批评”到第四种批评——关于“简单批评”的说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王其敏;;大陆大学教育色彩教学概况研究初探[A];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海峡两岸传统色彩与现代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重提“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9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10 金星;;文学教育路正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旭东;构建和谐的批评生态[N];人民日报;2005年

2 格尔;批评为何左右不了文学创作[N];北京日报;2000年

3 本版编辑邋姚文放 佴荣本 古风 苏保华;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N];文艺报;2008年

4 谭旭东;我们如何做批评?[N];文艺报;2006年

5 王晖;多元声音下倡导独立“评格”[N];光明日报;2011年

6 雷达;真正透彻的批评为何总难出现[N];文汇报;2011年

7 谭旭东;文学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N];文艺报;2011年

8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N];文学报;2010年

9 丁国旗;回归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10 古风 贺巧梅;从“利用文学”到“不教为教”[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4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包澄章;阿卡德文艺批评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邵维维;隐喻与反讽的诗学[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8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肖海鸥;批评家的作为:罗杰·弗莱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10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波;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6年

2 蒋小英;媒体化时代的文学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静;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的互文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彦;文学创作与童心[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小妹;文学·都市·现代性[D];暨南大学;2007年

6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李桦;文学的数字化生存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桑影影;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无意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23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23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