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艺术的欣赏生成论

发布时间:2018-07-15 15:52
【摘要】: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生成的有机环节。作品在欣赏者接受前只具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经历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作品才最后得以生成。欣赏者通过同情、会妙和再创造来接受作品,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使艺术家和欣赏者互相交流和互相造就。艺术作品的赏心悦目可以使欣赏者获得感同身受的同情,是在感动基础上的心心相印。而在此基础上心领神会的会妙,则是对作品情境意趣知音般的独特体验,体现了欣赏者的感悟能力和独到视角。而欣赏者在会心会意基础上能动的再创造,乃是欣赏者在艺术家的主导下,向作品开放心灵,由感染而妙悟,借助于情态和阅历等,经由想象迁想而妙得,从而满足了自己的创造欲。
[Abstract]:Art appreciation is an organic link in the formation of art works. The work has only potential aesthetic value before the appreciator accepts it. Only after the appreciator has experienced the aesthetic activity can the work finally be generated. The appreciator accepts the work through sympathy, subtlety and re-creation, so that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work can be realized, and artists and appreciators can communicate and create each other. The pleasing to the eye of a work of art allows the appreciator to gain sympathetic sympathy, which is based on emo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it is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 know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ks, which embodies the appreciator's ability of perception and unique angle of view. And the recreation of the appreciator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is that the appreciat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artist, opens his mind to the work, from infection to insight, by means of modality and experience, and so on. Thus satisfied their creative desi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J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立元;略论艺术鉴赏的社会性——关于接受美学的一点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 张振谦;;古代诗学视阈内的“野”范畴[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3 张建永;;素描基础课教学中感受力培养的再认识[J];才智;2012年15期

4 孟刚;;浅谈初中美术中国画的教学方法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5 谢宏雯;;花间屏风的文化阐释[J];长江论坛;2008年03期

6 田银生;;城市的文化发展力——以北宋东京汴梁的街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7 钟巧灵;;宋代吏隐与文人生活[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8 李昆仑;;对“写生”的再认识[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董伊琳;;逆“流”而上的杜甫——从写“马”诗看杜甫的审美取向[J];大家;2011年16期

10 沈利;;“搜尽奇峰打草稿”浅谈[J];当代艺术;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莉;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鑫;中西古典绘画美学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赵永平;陆游散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李晓丹;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天津大学;2004年

8 余嘉;中国批评视野中的俄苏“红色经典”[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朱天曙;周亮工及其《印人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良伟;论中国书法与山水画艺术的同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亚兰;论画学与宋代绘画[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丽君;中国当代漆画的创新与发展[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秋恩;朝画今拾 共铸经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X;南宋“中兴四大家”词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菲菲;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中的服饰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超;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花鸟画色彩表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云芳;书写性在油画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薛贵清;不似之似[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李萌;马远山水画艺术程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鹏;;浅谈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互动[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4期

2 郭晓霞;艺术理论发展与艺术欣赏[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宣佳元;;浅谈诗歌翻译[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12期

4 程莉华;;音乐与文学的联结点[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石胥杰;;谈艺术欣赏的再创造[J];剧作家;2011年03期

6 廖智宏;文学鉴赏再创造问题浅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7 窦海鹰;浅析文学鉴赏中想象再创造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8 陈怡;;比读陶诗《责子》英译:达意为基,传情为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9 牟丽;;论再创造和影视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10 覃军;向云;;再创造:提高文学翻译的可译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山技校 范淑珍;插上“意象”的翅膀[N];山西科技报;2004年

2 钱中文;守望精神的家园[N];人民日报;2001年

3 王朝闻;学习和服务[N];人民日报;2002年

4 孟繁华;重新面对伟大的传统[N];光明日报;2001年

5 连冕;滑板、涂鸦,重建街头的公共领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乐黛云;中国翻译文学史研究的新开拓[N];文艺报;2006年

7 邓静;艺术点亮生活[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8 刘士杰;文学批评的无奈[N];北京日报;2000年

9 李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与艺术行为[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中山大学博士生 郭冰茹;阐释中的艺术再创造[N];文艺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玉娟;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再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艳丽;关系中见作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许凌冬;生态文艺学视域下的宗白华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5年

4 魏泓;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D];安徽大学;2006年

5 杨晓河;比较文学视野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的挚爱主题启示[D];西南大学;2007年

6 禹智华;从阐释学看文学翻译的再创造[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立;从文本“空白”与“剧目”之关系论诗歌翻译——《荒原》的三种译文对比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苏宇;从译者主体性看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翻译[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金春红;《青春之歌》朝(韩)文译本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仲华;诗歌模糊性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4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24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