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文学传播中的共生现象及其对文学经典生成的影响——以宋词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8-08-19 11:09
【摘要】:文学作品在流播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往往能与他人的同类创作或他类艺术样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不同寻常的影响效果。这是文学传播中的共生现象。原作所借以共生作品的艺术成就越高、影响力越大、数量越多,则原作产生的影响越强。宋词的传播过程中,除了唱和,即词作与词作之间的共生之外,和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共生现象也很常见。这对宋词经典的生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文学传播中的共生现象对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re is a special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works spreading. "A person / a work / a certain type of literature style" can often be interdependent, mutually influenced and mutually promoted with other people's similar creation or other artistic style. This leads to unusual effects. This is a symbiotic phenomenon i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The higher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the greater the influence and quantity, the stronger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In the spread of Song ci, in addition to singing harmony, that is, the symbiosis between ci and ci, symbiosis with other literary and artistic styles is also very common. This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eneration of Song ci classics.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symbiosis in literary communication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of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0CZW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玖蔚;曾宪英;黄桃红;刘宗彬;;宋代庐陵作家诗词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3 王春云;;论文学的时空穿越意识及其经典品格[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4 成镜深;秀眉词曲逼易安[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刘华民;宋词小序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1期

6 刘华民;宋代杂体词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7 刘华民;;宋词次韵现象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王兆鹏;宋代十三家词人生卒年考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迟宝东;试论佛禅对苏轼词之影响[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吴淑玲,吕志;“三言”的教化意识及其负价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绍平;;辛弃疾对李清照《词论》声韵的继承与创新[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辛弃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周赛红;湘方言音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伏漫戈;“二拍”人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邵晓舟;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曹明升;清代宋词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10 金国正;南宋孝宗词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共生教育:现代教育的向度调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洁;三种海洋经济微藻的共培养效应及其对孤菌与黑暗胁迫的响应[D];暨南大学;2003年

3 周春花;高技术产业聚群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4 张媛婷;从“三言”看冯梦龙思想的复杂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5 程燕青;中国文学中美女描写模式及其文化考源[D];山西大学;2003年

6 朱永香;梁启超政治功能论小说观[D];湘潭大学;2002年

7 乔玉雪;“祗”、“止”、“只”的历史替换及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8 李丹;六种细菌对赤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抑制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9 凌天松;蒋捷词艺术特色探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唐林轩;略论明清小说中的弃儒从商现象[D];湘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兆鹏,刘学;宋词作者的统计分析[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2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开忠;;浅谈现代媒介对文学的影响[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陈秀云;;当代大众传播对文学传播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5期

3 赵建国;;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单小曦;邢红梅;;从再度创造到审美实现——谈文学传播与接受环节中的文学价值生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单小曦;;纸媒文学·数字文学·文艺学边界[J];中州学刊;2010年02期

6 张荣翼;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04期

7 张荣翼;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朱桦;论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的社会化[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4期

9 刘路悦;受众关注:新闻传播对文学传播形式的影响与启迪[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柯卓英;;文学传播学的理论建构[J];新闻知识;200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杨少波;关注拇指文学[N];人民日报;2005年

2 陈学广;文学教育:语言与图像[N];文艺报;2008年

3 张尕;多媒体时代[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古耜;读者:文学的上帝还是朋友[N];文艺报;2005年

5 张经武;文学与传媒共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陕西师范大学 李永平;古典文学传播研究刍议[N];光明日报;2005年

7 易中天;新历史条件下文艺理论的创新[N];文艺报;2003年

8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艺术学院副教授 李宏;论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张力[N];科技日报;2008年

9 马相武;新技术承载文学新成员[N];张掖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吕红伟;大众传媒的兴起与现代文学的发生[D];厦门大学;2002年

2 周姗姗;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存[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健民;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门孝伟;大众文学审美价值传播的问题及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5 梁旭燕;论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超英;绽放在互联网上的奇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沈明霞;文学翻译:从忠实到创造性叛逆[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91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91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