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存在论的争议
[Abstract]:The existential nature of the works of art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think of an art work as a physical object, others as an abstract structure, an imaginary entity, an action class character or a shape symbol, a (action types 0r tokens), and so on. In fact, almost all ontological categories have been used to illustrate the nature of works of ar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Ingamma and Thommassen (Amie)
【分类号】:J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媛;论《三言》的情节美[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2 赵小兵;;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名实论)与翻译的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杜书瀛;艺术与生活:并未合一[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平;艺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易存国;;从所“非”看艺术学之所“是”——艺术学学科性质析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杨建刚;从价值本体论看艺术本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聂庆璞;文化转型与网络文学的未来[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8 吕鹏;从《空镜子》到《浪漫的事》——杨亚洲电视剧的现象学美学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05期
9 莫其逊;论西方现代艺术和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唐德胜;从一种科学观看新时期文艺理论的两个命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2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庄岳;史箴;吴葱;;文则彼佳矣 义斯我绎之——北海画舫斋的解释学创作意象再探[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三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5 陈吉猛;文学的存在方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8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9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丹;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焦胜;“客源”型生态旅游区的主题创作[D];湖南大学;2001年
6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7 谢小英;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8 江久文;诗歌的符号解读[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万仁甫;黑格尔文艺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慧峰;油画创作个性的当代意义[D];山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2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2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