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青少年色彩审美之色性联觉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9 21:02
【摘要】:基于色彩学、青年发展、美学等理论知识,分析了青春期生理特点并提出了色彩审美联觉概念。重点研究了青春期生理驱动下的色彩审美联觉过程及特征,得出青春期由于生理急剧变化而出现的能量堆积问题,将可以通过色彩审美中的联觉行为加以释放,从中汲取积极的、健康的、审美的、激情的精神营养。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color, youth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lor aesthetic synesthesia. Th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or aesthetic synaesthesia driven by puberty physiology are studied emphatic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energy in adolescence due to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physiology can be released through synesthesia behavior in color aesthetics. Learn from the positive, healthy, aesthetic, passionate spiritual nutrition.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SHB009)
【分类号】:J0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凌浩;;产品色彩设计的整合性思考[J];包装工程;2005年06期

2 朱慧;陈晓环;;基于青春期情感特征的色彩审美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13年02期

3 李勃;;当代青少年审美特征及其归因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先明;李绍彬;张驰;;设计要素在首饰中的体现[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2 崔天剑;;产品形态的表现要素及意义[J];包装工程;2006年06期

3 王毅;白晓波;熊大庆;;现代工业产品色彩研究与艺术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4 张天涛;;包装色彩对消费心理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5 杨震;;时尚流行趋势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6期

6 夏敏燕;;数控机床设计中的“男性美”[J];包装工程;2012年04期

7 陈相宜;;十八世纪中外服饰的视觉元素差异[J];才智;2011年12期

8 胡秀琴;中西服装设计审美观念之比较——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邹婧;刘超颖;;从唐代汉族女子服饰与法国洛可可时期女装的比较看中西服装设计异同[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10 程慧波;;浅议法国大革命对当时服饰影响[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岳珑;;1949~2000年:中国城镇汉族民众服装审美衍化[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毅;白晓波;熊大庆;;现代工业产品色彩研究与艺术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巧妮;网络服装零售的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王玉成;唐代旅游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赵丽云;先秦至汉唐时期西极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红;首饰与时装的“联姻”[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李波;花腰彝服饰语言及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盛楠;奇幻元素对本土电脑游戏角色服装造型设定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1年

4 李默;现代运动风格女装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5 杨懋;饮料品牌形象中的色彩语义探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王统斌;历代汉族左衽服装流变探究及其启示[D];江南大学;2011年

7 刘璇;明代女性民服的形态研究与设计应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8 李红杰;昆明近郊大花苗服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同晨;军式制服元素在当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庞野营;产品情感设计的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品,彭军;老年人和残疾人居住环境色彩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3年01期

2 陈绘;;现代设计中的审美标准[J];包装工程;2007年12期

3 陈长生;;艺术设计与多元社会文化[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4 索菲娅;;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的时代审美选择[J];包装工程;2009年11期

5 王萍;;基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设计[J];包装工程;2010年20期

6 康廷虎;阴国恩;;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风格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7 花晓松;李文凤;;色彩的情感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J];电影评介;2009年03期

8 佘双好;马国亮;;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特点与对策[J];青年探索;2010年05期

9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及其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10 宋生贵;;论当代审美教育与生存智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维吾尔色彩审美观中的黄色之辨[J];装饰;2010年07期

2 钱伟明;论色彩的审美功能[J];常熟高专学报;1996年04期

3 张缨;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探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陈锦芳;;论色彩审美教育与消费[J];商场现代化;2007年05期

5 钟磊;中西色彩审美中的文化意味[J];装饰;2005年09期

6 李健;;中国色彩审美中的五色观念[J];山花;2008年13期

7 黄保源;中国传统色彩观辩析[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年05期

8 王小曙;发现、发展、运用——对于色彩的一点认识[J];书画艺术;2002年06期

9 吕卫平;中国尚黑美学探微[J];装饰;2004年05期

10 袁大鹏,孔祥梅;时尚色彩——流行色初探[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东奇;;对流行色理论及调研方法的思考[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覃大立;陈少炜;;以“灰色思维”剖析中国流行色现状[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武云超;;数字化色彩构成教学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李晓娟;刘纯;;论数字时代的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雷雨;浅析中华民族色彩审美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欣;色彩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博;江南水乡环境艺术色彩审美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苗芬;中国、日本、法国三国传统色彩之比较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2年

5 王丹;当代中国色彩意象文化及其数字化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21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21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