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英译本文体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1 18:58
【摘要】:已有的《红楼梦》英译研究多属赏析性研究,主观性较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不够。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研究者可以统计霍译本和杨译本的形符数、类符/形符比、平均词长、高频词、平均句长等,发现两者的不同特点。总体上,较之杨译本,霍译本显化特征更明显,这有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杨译本更强调译作对原作的重视,同时更强调译作的文学性,因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生动。
[Abstract]:Mos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udi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long to appreciative studies, which are highly subjective and far from enough in depth and breadth. Based o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researchers can find ou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versions, such as the number of shape symbols, the ratio of class characters to characters, the average word length, the high frequency words, the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and so on. On the whole, the explicit features of Huo version are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Yang's vers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he western readers, while Yang's translat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translation, so the expression is richer and more vivid.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基金】: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英译研究”资助(ZSQ10031)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晋慧;;《红楼梦》对外翻译及研究特点[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年Z1期

2 朱曼华;;名家也有失误时——读英译《红楼梦》偶拾[J];留学生;2002年05期

3 冀振武;;李治华与法译本《红楼梦》[J];出版史料;2007年02期

4 裴钰;;外国人眼里的红楼梦[J];视野;2009年04期

5 ;怎样看《红楼梦》的总纲?[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2期

6 何劲虹;;喜怒笑骂的艺术画卷——《红楼梦》与爱伦·坡作品的幽默与讽刺比较[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7 吴明仁;百读不厌的魅力所在[J];阅读与写作;1999年12期

8 崔溶澈;;试论《红楼梦》的外文翻译——文化差异与韩文翻译[J];红楼梦学刊;2006年06期

9 张美云;;《红楼梦》与《神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之比较[J];文学教育(上);2008年08期

10 ;艺术[J];风光(空港商旅);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谈《红楼梦》翻译中原作语言特色的保留[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张韵菲;;小议文学翻译中姓名中的文化与诗学信息的流失与可能补偿策略——以《红楼梦》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论文梗概[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黄粉保;;论《金瓶梅》转译本的“传真”与“失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张映先;张小波;;格式塔意象翻译:从大观园到太虚幻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德用;;《红楼梦》中女性体态语的阶级性及其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守运;阮传森;史彩娥;;曹雪芹文艺心理学思想初探[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卢伟;文学语言的语料库研究方法[N];文艺报;2004年

2 朴素;谁动了我们的文化奶酪[N];海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任晶晶;“红楼之最”环球行大型艺术展启动[N];文艺报;2006年

4 程曾厚;翻译家的“爱”与“恒”[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熙涵;当代写作需走出西方视野[N];文汇报;2007年

6 韩浩月;被遗忘和被怀念的[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伍斌;“城市舞蹈”长袖善舞[N];解放日报;2006年

8 王蒙;文艺与异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美周刊;解放初期版《红楼梦》连环画有价无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王安忆;小说的当下处境[N];文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齐海英;叙述化审美生存境界的学理描述[D];苏州大学;2006年

3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光亚;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语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琳琳;基于语料库辅助的《老人与海》风格传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杰;“归化”,,“背叛”和“送去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刘慧丹;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中话语标记“Well”的汉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赵玉珍;《红楼梦》杨译本中的文化缺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晓利;基于语料库的元话语标记语“又”在《红楼梦》及其两英译本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晓利;基于语料库的元话语标记语“又”在《红楼梦》及其两英译本中的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丹;基于语料库的诗歌翻译标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詹琦;《红楼梦》中对联翻译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菲;汉语翻译小说语言整齐化特征[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5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25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