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艺术的体式与风格——兼及风格理论的思考
[Abstract]:Xu Wei's artistic style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the preference of a pair of free style and the breakthrough and transformation of two pairs of prescribed style. This makes its art have great expression space, free scheduling ability and rich form possibility in the stylistic level, resulting in publicity and exagger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effect. The character of sty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hole style of Xu Wei's unrestrained and wild art. The analysis of stylistic approach breaks down the long-standing barriers and barriers in style studies due to category differences in formal analysis. This idea inspires us to reflect on the defects in the theory of artistic style. Firstly, the theory of style is lacking in the general concept of "formal analysis" and it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Secondly, it leads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xternal study" and "internal study" in the theory of artistic style. "external study" is in the general level of art, while "internal study" stays at the level of category ar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意境在诗画中的互动与异变”(9513000005)成果之一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书荫;;明代戏曲文学史料概述[J];文献;2004年01期
2 孙书磊;;南图藏旧精抄本《歌代啸》作者考辨[J];戏曲艺术;2010年03期
3 徐朔方;论徐渭——汤显祖同时代的作家论之一[J];浙江学刊;198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佳;;卫t氐氖榉ù葱略诮癫菰械募壑笛芯縖J];书画世界;2009年04期
2 赵松岩;;徐渭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研究[J];书画世界;2011年05期
3 王启芳;刘江艳;;祝允明诗文观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罗建兵;;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的境遇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高小慧;杨慎的“诗史”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向荣;;雅与俗:船山诗学的美学观念[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彦明;于素祥;;《玉禅师》佛缘探微[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李子良;;徐渭小品的审美取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9 范美俊;;晚明书画转型与社会生活场景[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蔡丹;;浅论徐渭的竹枝词创作[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佳真;;王船山《六十自定稿》探析[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储著炎;晚明戏曲主情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海新;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魁星;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春彦;明末清初常州地区戏曲活动与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璐;传统水墨花鸟画之源流与缘变阐幽抉微[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8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陈文辉;传统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以及周作人的道路[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朱贻强;公安三袁居士佛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山人王稚登及其诗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金晓琴;张岱散文艺术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赵艳平;晚明士人休闲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凤雪;徐渭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尚天潇;浅论晚明画论的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龙希贤;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元元;陈继儒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春雨;徐渭奿文}枘昕紛諿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关祥可;《金瓶梅词话》士人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书录;;民歌与徐渭[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李勇;徐渭和凡高之比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张金环;徐渭的哲学思想与王学渊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张东华;;试论阳明心学与徐渭、陈洪绶的绘画风格[J];中国画画刊;2010年01期
5 李锦炎;;徐渭和他的《拟鸢图》卷与《渔妇图》轴[J];文物;1987年12期
6 戚世隽;;《四声猿》发微[J];戏曲研究;1998年00期
7 林声;;访青藤书屋[J];海燕;1999年04期
8 仇国梁;徐渭疯狂新论[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常存文;;论徐渭的绘画艺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娄国忠;;徐渭的读书怪联[J];龙门阵;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虎;;艺术学的构建[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李心峰;;艺术学的“三级跳”与新“节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赵实;;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4 张瑞芳;;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5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活动总结[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6 赵实;;祝贺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的召开[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7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石冰;;世纪之交话表演——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术座谈年会侧记[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9 ;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评选会议纪要[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10 赵实;;在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晚会上的讲话[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集体采访;艺术学升格,影响深远的制度性变革[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仲呈祥;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想[N];光明日报;2011年
3 唐小伟 王宁逸 金晓依;艺术学升“级”,将带来什么[N];美术报;2011年
4 何一言;艺术学:学科反思与人文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记者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田川流;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学[N];文艺报;2009年
8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田军亭;艺术学项目申报:注重积累 关注现实[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张晓剑;前所未见的艺术学经典导读读本[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砚农;徐渭书画接受及其风格“影蔽”问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郑恩玉;徐渭戏曲与戏曲论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4 吕晓;髡残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张剑;心学与徐渭艺术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张淼;徐渭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红梅;韩国古典诗歌中的陶渊明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8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王萍;京剧老生流派崛起的社会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宠;董其昌文人画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叶潜;朱德润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左莉;对《长征组歌》艺术风格与演唱处理的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邓高峰;张培基翻译艺术风格管窥[D];中南大学;2006年
5 崔金丽;吕碧城思想及其词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涛吉;苏州私家园林造园思想与艺术风格初探[D];山东大学;2007年
7 乐三敏;凌叔华小说创作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艺灵;梦回现实[D];厦门大学;2007年
9 许盛;论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趣味性[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杨爱华;毕淑敏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3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3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