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especially in the turn of culture. The cultural tur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except for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one-way research model of "from literature to literatur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cultural criticism in western society, There are also deep reasons for the return of ancient literatur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cultural turn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literature has led to the blurring of literary boundaries, but in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the old literary discipline system will not be fundamentally changed. A pragmatic attitude is to recognize the "old" and open up "new" at the same time. Consciously make literature draw on the strengths of other disciplines, strive to establish bases in other disciplines, and do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literature working for other disciplines; The cultural turn of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comparison, common sense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deep, detailed and extensive reading, we must combine "fixed point deep digging" with "cross open", and make a deep and wide explan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cultural turn of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is related to the legitimacy of literature itself, as well as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way of thinking,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trend of litera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剑;20世纪李贺研究述论[J];文学遗产;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悦;;赣籍学术名家研究的学术史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2 章原,王启才;闻一多和朱自清治学方法比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蒋寅;过度修辞:李贺诗歌的艺术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贾毅君;文学史的写作类型与文本性质——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三次修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西宁;文学史意义上的“文学自觉”再探讨[D];武汉大学;2005年
2 贾彦彬;二十世纪唐传奇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岩;李贺诗歌宋元接受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梅;浪漫主义视野中的李贺诗歌[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程江霞;李贺诗歌颜色词(语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文忠;20年文学接受史研究回顾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朱立元 ,杨明;试论接受美学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启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3 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J];学海;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兆吉;;《文心雕龙》中的文艺心理学思想[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高旭东;;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变奏[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牛水莲;;理想的建立与破灭——“大观园”与“六条院”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冷纪平;专家纵论古代文学学科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2 ;人文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尹天玺;应研究古代文学展示的心灵世界[N];光明日报;2002年
4 路英勇;中日古代文学的“影响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文学所“学科学术前沿报告”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记者 叶君 实习记者 刘海波;人性的解放:贯穿文学的主线[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刘庆璋 祖国颂 李晓宁 胡明贵 沈玉梅 莫立民;“文化诗学”研究论文集萃[N];文艺报;2004年
8 张新科;生产化:21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特征[N];光明日报;2003年
9 张晶;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学理念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可礼;古代文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和价值观念[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玲玲;“物感”说与“物哀”说[D];扬州大学;2007年
2 田健民;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丽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何静蕾;从许渊冲翻译理论看《楚辞》中文化意象的处理[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60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6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