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气助词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南新乡电视大学
【分类号】:H31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元清;刘言生;;语境研究概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丰竞;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谢筱莉;英汉语被动态对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4 杨自俭;语篇和语境——《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郜林涛;试析古典诗歌模糊语言的构成[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6 罗晓非;论“大概”一词不是形副两兼的词[J];昆明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7 张少林;汉语字词认知心理正迁移与英语中介语词汇积累[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揭春雨;“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文信息学报;1989年04期
9 蔡莲红,魏华武,周俏峰;汉语文-语转换中的语言学处理[J];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01期
10 李晓望;自然语言的结构模型“M-Ph”[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孟柱亿;;韩汉孪生词对汉语学习的影响[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遐;新疆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介词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2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俞晨玮;英汉指示代词的功能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段萍;英语委婉语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喜华;[D];湖南大学;2002年
6 科玛丽;现代汉语与僧伽罗语时态表达方式之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仇如慧;语境的层级性对翻译的影响和作用[D];广西大学;2003年
8 孙莉;论中国新诗的语言艺术[D];延边大学;2003年
9 吴芳;汉俄成语对比及翻译[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曲菁菁;语境与话语理解[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春范;谈动词前的“又”“再”“重”“还”[J];汉语学习;1980年02期
2 王忠良;说说“啊”的读法[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3 金荣福;汉朝翻译技巧浅谈(5)[J];汉语学习;1980年05期
4 元元;汉朝语第二人称代词的对比和使用[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5 金荣福;汉朝翻译技巧浅谈(6)[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6 李保忠;略谈日语时相助动词“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7 王宏;日语指示词的用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8 张咏白;报刊小品文翻译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1980年01期
9 林淑娟 ,袁长在;论俄语逻辑语调规律[J];外语学刊;1980年04期
10 邓光礼;词语考释二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春英;高恋丽;;商业信函刍议[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王晋光;;柳文指瑕例证略析[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周小兵;;表示限定的“只”和“就”[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4 肖奚强;;关于义句教学的思考——以祈使义句为例[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5 叶步青;;“了”的语法功能及其真实含义[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6 郭春贵;;关于“了_3”的问题[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7 余霭芹;;声调教法的商榷[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8 文兰;;理发师悖论不足以称为悖论[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9 金明春;;论中国歌曲的衬字运用[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10 江立中;;从《风》到《骚》说“兮”字[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斌;电视字幕制作:四项注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2 徐安崇;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3 李嘉祥;写作教学方法谈[N];中国老年报;2004年
4 凌长启 唐志为 刘立君 卢宗旺;带着妹妹上大学[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窦爱君;美读声中 我心飞扬[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黄民柱;语言艺术在服务中的运用[N];中国邮政报;2004年
7 ;父母如何对孩子说“不”?[N];河南日报;2004年
8 左福;治肺癌一法[N];民族医药报;2004年
9 杨堤林;贾宁;“唠叨式”说教易使儿童患“心理慢性症”[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郭宏安;“一句挨一句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方小燕;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对句子表述性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2年
3 蔡英杰;《孙子兵法》语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4 曾常年;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锦君;二程语录语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阚绪良;五灯会元虚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晟宇;呢字疑问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敏;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句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峰;先秦常用语气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红;对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0年
3 高增霞;疑问祈使句[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熊子瑜;疑问信息及其载体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陈琳;有关英语进行式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贺菊玲;《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代祥;梁平话的助词“嘎”和“了”[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9 孟淑娟;淄博方言体貌系统及相关虚词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10 王群;《醒世姻缘传》副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452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5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