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批评中的语文学——萨义德与德曼语文学思想比较

发布时间:2019-06-20 04:20
【摘要】:在勘察语文学研究中传统与现代这一重要分期的基础上,从萨义德和德曼各自的文学批评理论出发,分析比较了语文学在两人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意义。由于文学研究理念上的差异,在"回归语文学"这一共同点上,萨义德和德曼的研究旨趣和目的也大相径庭:萨义德是利用现代语文学文本细读法和文化还原性来阐释其人文主义文学文化批评理论,恢复人文主义批评实践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德曼则是以传统语文学文本本体论和考据性研究方法为基础,试图重建文学批评的纯粹性和文学研究的自尊感。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t stages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two men from the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ies of Said and Derman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research, the purpose and purpose of "returning to literature" are also very different: Said is using the careful reading method and cultural reducibility of modern language literature to explain his humanist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theory, and restore the integ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umanistic criticism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Derman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purity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sense of self-esteem of literary research based on the ontology and textual research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literary text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
【基金】:作者参与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颓废审美风格与晚明中国现代性研究”(项目号:12CZW01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家俊;;萨义德[J];外国文学;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永安;;批评的本质[J];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06期

2 黄良;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思维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张世君;;文学批评阅读法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陈慧娟;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与形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5 ;批评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6 殷国明;独创的贫困──有感于“跨世纪文学批评”[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4期

7 严明;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东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02期

8 吴锡民;文学批评与法律环境——莎评“新成果”引出的话题[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梅美莲,朱晓晖;文学批评言语行为意义观[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李建国;文学批评学科意识的学术史考察—以目录为对象[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3 赵勇;;文化批评:为何存在和如何存在——兼论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三次转型[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黄浩;;从“第三种批评”到第四种批评——关于“简单批评”的说明[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5 申载春;;影视时代的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高楠;;走向解释的文学批评[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孙媛;;困顿中的求索——重提“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标准[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树榕;;方法:在批评标准与批评实践之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玺璋;80后写作挑战文学批评[N];北京日报;2004年

2 郑正;文学批评怎么能这样写[N];重庆商报;2000年

3 韩宇宏;文学批评的“九多九少”[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立国;文学批评之前瞻[N];河北日报;2001年

5 秦 俑;文学批评的德性[N];陕西日报;2003年

6 吴亮 杨扬;或前或后:文学批评的位置[N];文学报;2003年

7 范玉刚;文学批评失落了什么[N];学习时报;2004年

8 张涛甫;微博时代,专业批评如何作为[N];文汇报;2011年

9 刘士杰;文学批评的无奈[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葛红兵;文学批评时代的终结[N];文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2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4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6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粤;解构与“误差”[D];吉林大学;2008年

8 安佰鸿;理查德·罗蒂的文化观念和文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10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雷;试论审美经验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2年

2 蓝爱国;当代文学批评:多维视野中的身份意识[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定青;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鹏;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D];湘潭大学;2005年

8 卢凤平;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视野与文学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晔;对“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争论的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勇宾;文学与法律的对话[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2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02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