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孙膑兵法》文学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02:05
【摘要】:《孙膑兵法》是我国先秦兵家著作中的一部经典作品,书中不仅包含了与时代休戚相关的兵学思想,还包含了政治、史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思想。然而众多学者对该书的研究或局限在文献学或语言文字学方面,或将该书与《孙子兵法》、《吴子》等其他兵家著作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兵学著作的特征,还有部分学者侧重研究《孙膑兵法》在经管领域的实际应用。本论文从研究文学作品的角度,全面、深入地研究《孙膑兵法》体例、语言艺术、论说特点等文学性因素。 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的竹简为界,梳理了《孙膑兵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对《孙膑兵法》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力求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足够的基础资料。 正文分为七章,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章根据可靠史料,对历史上饱受争议的《孙膑兵法》的作者和成书时代给予界定,考证了孙膑的家世和生平,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要展现了《孙膑兵法》的成书过程。 第二章简要概述了《孙膑兵法》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先秦子书中的体例,对《孙膑兵法》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行文组织特色。 第三章侧重从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来阐释《孙膑兵法》平实质朴、细致缜密和气势沛然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中指出《孙膑兵法》的论说特色。该书运用比喻论证手法,将枯燥、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通俗易懂;还运用铺排连锁的论述方式进行说理,增强了论说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全书论述博大精深的战争理论和思想时表现出的一些叙事性的因素,丰富了《孙膑兵法》的文学艺术特色。 第五章将《孙膑兵法》和时代的特色联系在一起,分别探讨了“著书立说”的社会风气对该书丰富的体例结构产生的影响;“重谈辩”的时代特色对书中逻辑缜密的论辩风格的影响;文论中的“文质关系”与其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言有象”、“事有比”的表现手法在该书中的运用。 第六章从齐兵学思想的角度,分析战国时期兵学思想中的重计尚谋、注重实用的特点以及贵“势”思想对《孙膑兵法》艺术风格的影响。文中还揭示了先秦兵家与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中的军事思想的关系。 第七章通过《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在结构体例、语言、艺术风格诸方面的比较,更加清晰、深刻地反映了《孙膑兵法》独特的文学价值。 结语部分指出本论文的创新点不仅在于对《孙膑兵法》的体例特征、语言艺术特色和论说风格进行了研究,还探讨了《孙膑兵法》的文学性与时代风气及兵学文化之间关系。而论文的难点在于界定该书的作者和成书时代,该书体例的分类,论说特色的阐述以及作品与时代风气和特定的兵学文化之间的联系等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超;孙吴兵法与战国时期的著书风气[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1期

2 章沧授;;论先秦兵家散文的写作特色[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尚英,黄义舟;关于《孙膑兵法》成书的研究[J];菏泽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4 张文儒;中国兵家与儒、道、法各家的兼容与互补[J];江汉论坛;1998年06期

5 王亚萍;;谈建国后中国考古学方面一些重大发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3期

6 万怀玉;《孙子兵法》的文学成就[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解文超;;先秦兵书的文体分类及散文特色探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6期

8 解文超;;论先秦兵书修辞艺术与社会功利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龙连荣;;语录体·对话体·专题议论文——先秦诸子哲理散文文体嬗变轨迹试论[J];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夏静;文质三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解文超;先秦兵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桂生;先秦兵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444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444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