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新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8:11
【摘要】:“新批评”作为对西方文学界产生深远影响的理论之一,自其上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一度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创作、文学教学等领域。新批评于中国近百年的传播,在中外理论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40年代及新时期的两次影响的高潮。虽然在新兴理论的冲击下新批评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其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一直存在,尤其是新批评的“细读法”,已经成为文本分析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工具。本文从理论“传播”的角度入手,在力求全面系统地梳理新批评在中国的传播背景、途径的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对传播效果的分析上,并最终对新批评在当代主流文论话语中的积极影响意义作以展望,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对新批评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这是新批评得以在中国传播的先决条件,也是回答了“为什么传播?”这一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新批评从西方世界传入中国,不仅是其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文本批评发展的历史需要,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它的传播也因与中国传统批评的异质而受到了制约。 第二章对新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作了较系统的梳理。这是新批评在中国传播所呈现的具体状态,也是对“如何传播?”疑问的回答。新批评理论与其它西方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同,它的传入与国外理论家的直接来华留学密不可分,同时在国内学者的译介、研究下,新批评借助高等学府、报刊杂志等媒介得以在中国传播。 第三章对新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效果及当代意义作了分析和展望。这是新批评传播的最终目的,也是对“传播的怎么样?”的具体回答。新批评在中国近百年的传播,促进了国内语言意识的觉醒、加快了中国新诗理论及创作的现代步伐、弥补了中国高校教学科学性缺乏的不足,即分别从文学思维、文学创作、文学教学三个方面影响着中国的文学界;对传播效果的考察,最终是为了使新批评中的积极因素在中国当代理论话语中得以继续言说,因此,文章的最后将新批评置于后现代主义及文化研究的当代理论视域中考察,以说明新批评并非“过时”的理论,它对中国当代理论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亚民;;新时期新批评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2 李梅英;张显翠;;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与新批评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3 李梅英;张显翠;;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的早期译介与接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方新蓉;;“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一川;;西方文论的知识型及其转向——兼谈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转向[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6 冉思玮;;新批评派与《文心雕龙》批评方法略论及文本运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张隆溪;;作品本体的崇拜——论英美新批评 现代西方文论略览[J];读书;1983年07期

8 葛桂录;;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金秀飞;;英美新批评派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价值体现[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清良;;气势与张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唐玲;钱钟书与英美新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哲;英美“新批评”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7年

3 李文吉;新批评与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傅清音;英美新批评派与中国现代派诗论[D];厦门大学;2007年

5 冉思玮;《文心雕龙》与英美新批评异同比较举隅[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6 翟硕;瑞恰慈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刘思男;新批评派美学批评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李自然;新批评理论视域中的朦胧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4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54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