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李德裕与中晚唐文学

发布时间:2020-09-27 06:38
   李德裕是中晚唐名相,是牛李党争中李党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名家。其科举观、文学观代表了中唐部分士人的主张。其文章多尚质重实,文质彬彬,而且篇章极多,有大量的诗歌及赋类作品。其文学交游也极为广泛,很好地反映了中唐士人的文学活动、创作心态及人生态度。研究李德裕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唐代文学的认识与把握。 本文以李德裕为考察对象,探讨其在牛李党争中的处境及作用,论述其科举观、文学观,分析其文章创作与中晚唐古文的关系,对其文学活动进行考察,探索其文学交游对中唐文学的影响,为研究中晚唐文学打下基础。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及前人关于李德裕的研究概况,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李德裕与牛李党争,又探讨李德裕的科举观、科举改革及对中晚唐文学的影响。本文认为牛李党争之所以得到发展并在文宗时达到高潮,主要是由唐穆宗、敬宗及文宗造成的。在党争发展的进程中,李德裕与牛僧孺身不由己陷入其中,成为他人斗争的接班人及牺牲品,党争危害了国家。从另一方面来说,李德裕又为重振中晚唐社会,复兴儒学,对科举陋习进行改革,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第三部分从李德裕交游的角度切入,以其与元稹、刘禹锡、沈传师及其他人的交游为例而展开讨论,考察李德裕与中晚唐部分文人的文学交游,分析其特点及对中晚唐文学的影响。 第四部分主要考察李德裕与中唐古文的关系。通过分析李德裕的文学观,探讨其文章创作的特点,揭示其文章创作与中唐古文的关系,本文认为李德裕在诗文创作中贯彻其理论主张,创作出了大量的朴素尚质的文章。 最后附有李德裕年表。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研究情况概要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李德裕与科举改革
    第一节 牛李党争
    第二节 李德裕的科举改革及其文学影响
第二章 李德裕的文学交游
    第一节 李德裕与中晚唐文人
    第二节 李德裕文学交游及影响
第三章 李德裕与中晚唐古文
    第一节 李德裕与中唐古文运动
    第二节 李德裕的古文创作及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景毅;;李德裕赋与中晚唐赋的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过常职;唐代反科举思潮与科举考试的利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陈小芒;曹淼;;李德裕袁州赋作的迁谪情怀[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王育龙;程蕊萍;;唐李德裕《祭韦相执谊文》及相关问题探略——兼谈唐代贬官对海南文化的影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张珠龙;;李德裕“政文一体”生命体验浅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马丽;唐代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许东海;;李德裕袁州辞赋的动物铺陈与人生沉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文才;;李德裕政治思想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会昌年间洛阳闲适文人群形成的原因[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建华;;中晚唐分司东都文人的心态及生活情趣[J];天中学刊;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娜;中唐诗歌新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晓峰;李德裕创作心态研究[D];北京大学;2006年

2 黄日初;唐代文宗武宗两朝中枢政局探研[D];暨南大学;2007年

3 韩鹏飞;论李德裕的政论文[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乐;李德裕与牛李党争[D];厦门大学;2009年

5 李进宁;李德裕政论文思想内容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7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27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