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韩非之立言观与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3:41
   以往的韩非文学思想研究,概而言之,肇始于两端:其一,所作分析、所发议论皆准乎韩非在《韩非子》中明确提出的文学观点和文学主张;其二,撇开韩非明确提出的文学观点和文学主张而侧重于从《韩非子》文本自身“抽象出文学规律和艺术方法”,以此作为分析、论述和评价韩非文学思想之准的。两种研究理路最终所得出的结论自然大异其趣,以至于对韩非之文学影响及其文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绝然相反的评价。于是,韩非文学思想与其文学实践之间的矛盾被放大,而其文学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统一性则因缺乏辩证理解而被割裂与遮蔽。 立言是先秦诸子体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不朽的最常用方式。其所立之言或异,但其终极指向不外乎功有所立、德有所树而至天下大治,立言以致功同样也是韩非立言的最终目的。韩非的立言倾向及其有关立言思想对韩非文学观点和文学实践都产生过至为深刻的影响。立足于“韩非立言观”这一全新研究视角,可以走出韩非文学思想研究中的形而上学迷雾。透过对韩非立言之目的、原则、言说方式及《韩非子》文本语言特色与文体类型之关系等几个方面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力图对学界已取得的韩非文学思想研究成果加以融通与整合,还原韩非文学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统一性,为全面深入客观理解与评价韩非文学思想提供某种参照。
【学位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弁言
第一章 《韩非子》文学思想研究
    第一节 韩非的"文学思想"
        一、"文学""辩说"有害于治,息"文学""辩说"而明法度
        二、文饰害用,反对过度文饰
        三、言行以功用为的彀
        四、进谏技巧的思考与法令书写要求
    第二节 韩非文学的思想
        一、文体创新意识
        二、"矛盾论证"与"二难推理"的文学思维
        三、典型化
        四、博喻意识
    第三节 韩非、《韩非子》文学思想、文学成就认识与评价的矛盾二重性
        一、前人做的评点与评价
        二、《韩非子》文学思想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
        三、以韩非"立言观"为韩非文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
第二章 韩非的立言观
    第一节 韩非立言的目的
    第二节 韩非立言的原则
        一、以德性为原则的立言:忠、信
            (一) 言必忠直
            (二) 修辞以立其诚
            (三) 有根之谈
            (四) 著论详事
        二、以立功为原则的立言:法、术
            (一) 言出于法
            (二) 去言任法
            (三) 言必合乎参验之术
第三章 韩非的立言观对其"言说"的影响
    第一节 《韩非子》的主要言说方式
        一、辩言式
        二、说式
        三、解析式
        四、喻式
        五、难式
    第二节 韩非立言观对其言说形式的影响
        一、语言风格和文体类型直接反映立言观要求
        二、譬论言说在《韩非子》中的成熟与飞跃
            (一) 直接言说与论辩故事化的融合
            (二) 寓言群:譬论形式的独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小克;;春秋战国时期的“不朽”观念及其新变——从群体到个体、死后到生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马世年;李城瑶;;韩非子散文中所见之文学思想脞说[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郭永良;;韩非的刑名学说及其社会功能[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陈洪;;譬论:先秦诸子言说方式的转变——以《韩非子·内外储说》之异闻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洪娟;;中国轴心期诸子体道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周国泉;;论《庄子》之“化”及其言说方式[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赵辉;;唯有“文采”不成“文”——先秦“文”的三维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王天保;;诗性思维对《老子》言说方式的影响[J];语文知识;2007年01期

9 谭运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观体系及当代价值[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1期

10 刘畅;三不朽:回到先秦语境的思想梳理[J];文学遗产;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2841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41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