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07:02
明清两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兴起了以土司群体和土司后裔为创作主体的彝族文人汉文学创作,目前学界对明清彝族文人汉文学创作的研究,主要是对各彝族文人汉文创作的单独研究,较少从家族文学的角度切入,整体探寻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学面貌。本文主要以现存文本为主,结合明清西南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地域文化交流史以及彝族文化、文学传统,对明清两代的彝族文人家族的汉文学创作进行整体探论,试图勾勒出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论述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的文学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分析其作品呈现出的民族和地域特征。 本文分为四部分:绪论着重介绍明清彝族文人汉文创作产生的背景,学界对这一群体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等;第一章,论述明清西南地区土司制度与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的深度关联性,并以通论的形式,分别论述本文研究对象(姚安高氏、蒙化左氏、宁州禄氏、毕节余氏)四家族的文化和文学特征;第二章,以《迪孙》和《妙香国草》为中心,论述高奣映的史论思想和文学创作,可见出高奣映对以儒学为核心的汉文化的深刻体认,以及与中原学术思想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其族群和土司身份,分析其思想的独特性;第三章,主要结合彝族的文化和文学传统,论述毕节余氏一门五位诗人的民族和地域情怀。最后,在结语中,简要论述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的汉文学创作,是对地域和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现,是明清两代彝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也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独特珍贵的文化断面,结合区域制度史,在彝汉两种文化的对比参照中,对其进行整体观照和研究,应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通论
第一节 论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与明清政治制度
一、制度的产物:土司子弟“入学习礼”的要求
二、土司及其联姻家族是彝族汉文学创作的主体:制度之下的政治、文化联姻
三、彝族汉文学创作与清初“改土归流”政策
第二节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特征
一、明清彝族文人汉文学整体特征
二、滇中土司群体汉文化特征
三、黔西北土司后裔的文化、文学特征
第二章 姚安高甭映史论思想与文学研究——以《迪孙》、《妙香国草》为中心
第一节 与中原学术思想的“接合”——王学影响下的《迪孙》史论思想
一、“性道本自同”与泰州学派“率性修道论”
二、对假道学的批判:回归圣统
三、“崇真斥伪”:臧否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则
四、“以史为鉴,正世道,救人心”的经世致用思想
五、重民思想与“因时立命”的融合
第二节 学者的“诗话”——《妙香国草》
一、地域与民俗文化色彩的凸显
二、诗歌的“史论”倾向
三、“遗民之思”:忠明大义与保族安民的难以两全
第三章 毕节余氏的民族与地域情怀
第一节 地域风光与民俗文化的深情展现
一、壮丽的乌蒙山,浓郁的山地情
二、民族风俗传统的抒写
第二节 对本族文化与历史的关怀与追忆
第三节 余氏一门的诗酒人生和诗酒情结
一、诗酒情结之悠闲自适——“以酒伴读”、诗酒相与的自然人生
二、诗酒情结之豪迈自信——异于时代的诗酒精神
结语
附录一 表1明清蒙化左氏土官袭替时序及主要事迹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6884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通论
第一节 论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创作与明清政治制度
一、制度的产物:土司子弟“入学习礼”的要求
二、土司及其联姻家族是彝族汉文学创作的主体:制度之下的政治、文化联姻
三、彝族汉文学创作与清初“改土归流”政策
第二节 明清彝族文人家族汉文学特征
一、明清彝族文人汉文学整体特征
二、滇中土司群体汉文化特征
三、黔西北土司后裔的文化、文学特征
第二章 姚安高甭映史论思想与文学研究——以《迪孙》、《妙香国草》为中心
第一节 与中原学术思想的“接合”——王学影响下的《迪孙》史论思想
一、“性道本自同”与泰州学派“率性修道论”
二、对假道学的批判:回归圣统
三、“崇真斥伪”:臧否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则
四、“以史为鉴,正世道,救人心”的经世致用思想
五、重民思想与“因时立命”的融合
第二节 学者的“诗话”——《妙香国草》
一、地域与民俗文化色彩的凸显
二、诗歌的“史论”倾向
三、“遗民之思”:忠明大义与保族安民的难以两全
第三章 毕节余氏的民族与地域情怀
第一节 地域风光与民俗文化的深情展现
一、壮丽的乌蒙山,浓郁的山地情
二、民族风俗传统的抒写
第二节 对本族文化与历史的关怀与追忆
第三节 余氏一门的诗酒人生和诗酒情结
一、诗酒情结之悠闲自适——“以酒伴读”、诗酒相与的自然人生
二、诗酒情结之豪迈自信——异于时代的诗酒精神
结语
附录一 表1明清蒙化左氏土官袭替时序及主要事迹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安尚育;清代黔西北彝族诗人的文化品格[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03期
2 李龙海;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文化融合概念辨正[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3 王菊;;“我生自有面目存”:余家驹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4 钱锡生;;忧乐人生——论中国古代的诗酒文化[J];东吴学术;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846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4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