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邓显鹤《南村草堂文钞》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9 08:12
   《南村草堂文钞》是清代学者邓显鹤的文集,收录了他生平的189篇文章,具有相当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前贤对邓显鹤的研究往往集中于邓显鹤的生平、交游、诗歌成就和文献学成就等方面,尚未有学者着力于《文钞》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文钞》的思想渊源、文学主张、艺术特色,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文钞》所收录的文章体裁丰富,有论、辩、议、序、跋、记、书信、行状、神道碑铭、碑记、墓志铭、墓表、传、哀辞、祭文等等。内容广泛,除了写遗民、忠烈、耆旧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外,还写了他对于古今治乱、赈荒、团练、河渠、洋事、艺文、教育、史评、考证等等的见解。感情充沛,其所写的行状、墓志、碑铭莫不情真意挚,哀婉动人,或抒发爱国忧民之情、或叙述父子、兄弟、师友之情,皆荡气回肠,感人心魄。《文钞》体现了邓显鹤的文学主张。他认为作诗要以忠孝为本、归于性情;要兼容唐宋,兼收并蓄;要充实学识,才华和学识一样重要。其作文则具有强烈的湖南本土意识,所作文章大都是为了彰显忠义气节,提倡经世致用。《文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邓显鹤通过文章来针砭时弊,忧国忧民;记载乡邦,信今传后;悼亲怀友,论世知人。《文钞》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邓显鹤作文注重客观实际,对于相关的史实、地理沿革必详加考证,十分务实严谨;于古今治乱、赈荒、团练等所提建议则逻辑分明,博宗贯串,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怀人之文则多平淡自然,以情感人。邓显鹤除了留下丰富的诗文作品,还对梅山文化具有影响深远的贡献。他对梅山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邓显鹤整理和发展了诸多文史典籍,为梅山文化薪火相传留下了载体;其次,他奔走呼号,重建了不少祠庙,保护了梅山古老文物;最后,他奖掖后进,积极提携梅山栋梁之材。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邓显鹤生平及《南村草堂文钞》述略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现状和方法
第一章 邓显鹤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邓显鹤的诗学观
        一、论诗重“言志”
        二、不分唐宋
        三、才华与学养并重
    第二节 南村草堂文钞》的古文观
        一、追求经世致用
        二、彰显忠义气节
        三、具有强烈的湖湘本土意识
第二章 《南村草堂文钞》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针砭时弊,忧国忧民
    第二节 记载乡邦,信今传后
    第三节 悼亲怀友,论世知人
第三章 《南村草堂文钞》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详加考证,务实严谨
    第二节 条理分明,博综贯串
    第三节 平淡自然,以情感人
第四章 邓显鹤与梅山文化
    第一节 整理梅山文史典籍
    第二节 保护梅山古老文物
    第三节 提携梅山栋梁之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邓显鹤古文作品系年表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应;;王夫之“古今之通义”的深刻内涵与价值建构[J];船山学刊;2015年03期

2 黄彦弘;;“湘学复兴导师”邓显鹤研究述评[J];云梦学刊;2013年01期

3 周芳;;邓显鹤与道咸宗宋诗风的形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黄彦弘;;论邓显鹤对宝庆文明的弘扬与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马镛;;清代的举人大挑制度[J];历史档案;2011年01期

6 葛春蕃;;邓显鹤的诗学观及其昭示的近代诗歌新走向[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7 魏长龙;;论杨昌济的民族伦理观及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J];前沿;2010年06期

8 葛春蕃;;《船山遗书》与《沅湘耆旧集》——邓显鹤及其湖南文献整理[J];船山学刊;2009年03期

9 钱毅;;魏源与邓显鹤的交游[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陶用舒;;“我居石潭上,君居临小洋”——陶澍与邓显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觅知;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2 何湘;清代湖湘文人社群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周芳;道咸宋诗派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祝静;徐乾学古文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且志宇;李调元诗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许华贤;邓显鹤《南村草堂诗钞》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周芳;道咸年间的台阁诗人程恩泽和祁隽藻对诗坛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青松;邓显鹤年谱[D];南昌大学;2007年

6 田惠珠;管同《因寄轩文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6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46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