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刘勰文学自然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03:33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对于文学既有本质的界定,又有文体特征的总结,还有对创作本身规律的探讨,而且每触及一个问题都见解独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值得一代又一代的“龙学”研究者不断研究发掘。“自然”,是刘勰论文的一个重要美学追求,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始终。从开篇《原道》就树立了“自然之道”、“道之文”的美学标准,接着从不同方面展开思考,讨论了实现这一标准的方法和策略,并对创作主体提出了要求。本文拟对刘勰的文学自然观进行挖掘,试图展示其关于文学自然思想的方方面面。 本文正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以魏晋南北朝社会为背景,介绍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阐明魏晋玄学与刘勰文学自然观的联系。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梳理魏晋玄学发展过程,列举玄学家的典型观点,概括玄学的中心理念;第二节,《文心雕龙》就是在玄学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玄学致力于儒道互补,刘勰的文学自然观打上了这一印迹,他巧妙地将二者融为一体,形成了他不同于前人的文学自然观。 第二章:对刘勰的文学自然观进行全面探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对“文之枢纽”的分析,概括其自然观的理论基础;第二节从创作过程入手,说明文章写作从始到终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第三节,阐述“术”与时机、创作心理的关系,亦即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刘勰认为“术”是实现自然之文的条件,所以需要具体掌握。 第三章:对刘勰的文学自然观进行评价。首先,将刘勰的自然观与魏晋时期的理论家曹丕、陆机、钟嵘的相关思想做一比较,从而突出刘勰的思想具有“见识圆通”的特色;最后,就理论言说方式而言,刘勰总是能够兼两种相反的因素,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点,这就是刘勰“唯务折衷”的理论言说方式。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刘勰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条件
    第一节 从儒、道结合看魏晋玄学的形成
        一 道家的自然观与儒家的“文质彬彬”观
        二 魏晋玄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魏晋玄学与刘勰文学自然观的关系
第二章 刘勰文学自然观的构成
    第一节 “文之枢纽”:《文心》自然观的建构
        一 道、圣、经————关于文学自然的思想基础
        二 纬、骚————关于文学自然的创新理解
    第二节 自然:渗透于整个文学创作过程当中
        一 情感之自然
        二 语言之自然
    第三节 文术:文章通向自然的必然之径
        一 “因利骋节”————文章达到自然的最佳际遇
        二 “秉心养术”————文章达到自然的审美情怀
第三章 刘勰文学自然观之评价
    第一节 刘勰文学自然观的独特性
    第二节 “唯务折衷”————刘勰论“文”的独有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微;王东星;盖文燕;;纪昀评《文心雕龙》之“自然观”阐释[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8期

2 宁新昌;;论魏晋玄学中的“自然”境界——以王弼、嵇康、郭象为例[J];孔子研究;2009年01期

3 付晓青;崔颖;;《文心雕龙》的“自然”论文学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林其锬;;魏晋玄学与刘勰思想——兼论《文心雕龙》与《刘子》的体用观[J];许昌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黄仲山;;析《文心雕龙》论述文理对自然之理的借用[J];天中学刊;2008年01期

6 许宜兰;;从魏晋玄学看魏晋书学思想中的自然观[J];中州学刊;2007年06期

7 付晓青;;《文心雕龙》自然文学观管窥[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吴丹鹃;;“情”的觉醒——谈魏晋玄学对文学自觉的影响[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王少良;;《文心雕龙》的“道”本体与“文”本原[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魏丽萍;;言意之辨与《文心雕龙》[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85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