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铭《楚辞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9 22:27
本文是对明末清初福建作家林云铭《楚辞灯》的专题研究。《楚辞灯》是清初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在楚辞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两个部分。对于林云铭的考证以及《楚辞灯》的评析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两方面内容。 引言部分简要阐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以及章节设计和各部分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为林云铭生平和著作的考证,写作背景,明末清初的楚辞研究状况,以及《楚辞灯》成书的原因。重点关注林云铭的生平著作考和《楚辞灯》的成因等问题。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林云铭的生平考证比较粗糙,笔者根据收集的相关材料对林云铭生平进行了考证,详细论述了林云铭的生平。第二节梳理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明末清初楚辞的研究状况,认为林云铭处于明末清初,其思想受孔孟儒家、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其作品也受当时福建楚辞研究成果的影响。林云铭有感于前世注楚辞者埋没了屈原的作品,因而作《楚辞灯》。 第二章重点评析《楚辞灯》。首先,《楚辞灯》中的编撰体例以及删除屈原作品后面后人所加的经传,在同类作品中是比较特殊的。林云铭用“时文之法”来评析屈原的作品,注重楚辞文本的分析,用纯文学的角度来注楚辞,更加有助于理解楚辞文本的脉络结构和作品的思想。其次,林云铭把二《招》列为屈原作品,对屈原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证影响了后来的一大部分的楚辞研究者。最后,分析林云铭肯定屈原作品中神话的存在原因。 第三章为后世对于《楚辞灯》的继承和评价。此部分分为清朝和近代楚辞研究者的继承和评价。清朝部分重点阐述了有代表性的朱翼《离骚辩》、王邦采《离骚汇订》以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对于其继承与评价。近代部分,选取其中游国恩先生、马茂元先生以及姜亮夫先生对于林云铭从纯文学角度研究楚辞是否得当的看法进行梳理,阐述林云铭的做法是有助于理解文意的。
【学位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历经波折《楚辞灯》成书
第一节 《楚辞灯》作者林云铭其人
一、林云铭生卒年考
二、林云铭生平事迹
三、林云铭的著作考
第二节 《楚辞灯》的写作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明末清初福建的楚辞研究
第三节 《楚辞灯》成书原因
第二章 《楚辞灯》评析
第一节 《楚辞灯》的显著特色
一、对《楚辞》文本的分析
二、删除经传,改之以灯
三、列《大招》、《招魂》为屈原作品
四、对于屈原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论
五、始终以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论述全文
第二节 《楚辞灯》的对于屈原人格的评价
一、对屈原人格评价的看法
二、对屈原投水的看法
第三节《楚辞灯》对于神话传说的理解与原因
一、《楚辞灯》中对神话传说的态度
二、林云铭肯定神话传说的原因
第四节 《楚辞灯》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众人评说后世影响
第一节 清人对于《楚辞灯》的继承和评价
一、朱翼《离骚辩》
二、王邦采《离骚汇订》
三、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第二节 近代对于《楚辞灯》的继承和评价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7040
【学位单位】:漳州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历经波折《楚辞灯》成书
第一节 《楚辞灯》作者林云铭其人
一、林云铭生卒年考
二、林云铭生平事迹
三、林云铭的著作考
第二节 《楚辞灯》的写作背景
一、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
二、明末清初福建的楚辞研究
第三节 《楚辞灯》成书原因
第二章 《楚辞灯》评析
第一节 《楚辞灯》的显著特色
一、对《楚辞》文本的分析
二、删除经传,改之以灯
三、列《大招》、《招魂》为屈原作品
四、对于屈原作品写作时间的考论
五、始终以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论述全文
第二节 《楚辞灯》的对于屈原人格的评价
一、对屈原人格评价的看法
二、对屈原投水的看法
第三节《楚辞灯》对于神话传说的理解与原因
一、《楚辞灯》中对神话传说的态度
二、林云铭肯定神话传说的原因
第四节 《楚辞灯》的不足之处
第三章 众人评说后世影响
第一节 清人对于《楚辞灯》的继承和评价
一、朱翼《离骚辩》
二、王邦采《离骚汇订》
三、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第二节 近代对于《楚辞灯》的继承和评价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燕;林云铭《楚辞灯》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2 王悦;林云铭及《楚辞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文斌;清初学术思潮与《楚辞灯》的成书[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晨子;林云铭《庄子因》评点特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婧;林云铭《庄子》评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郭峪良;林四娘故事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7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