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康海曲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05:42
   康海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同时是明中期活跃于文坛的“前七子”中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陕西第一位状元,且在明文坛上享有盛名。他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曲和杂剧创作对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散曲经历了国初的“大萧条”时期,从成化十年以后开始复兴,在正德、嘉靖时期走向繁荣。康海正是明散曲发展繁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散曲作品代表了明中叶奸佞当道、朝政腐败的黑暗现实中失意文人的愤怒心声。他还著有两部杂剧《中山狼》和《王兰卿贞烈传》,其中《中山狼》是明杂剧中少有的杰作之一,它开创了明代杂剧史上——寓言讽刺剧,这一戏曲类型,对明代杂剧的创作走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对康海散曲和杂剧作品的研究尚集中在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传统一端,康乃土生土长的关中人,其人格思想和文学戏曲创作等多受到秦地文化和民风的影响。因此,关于康海散曲、杂剧等戏曲创作和秦腔的渊源关系以及戏曲实践活动对秦腔的影响等尚有可研究的余地。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试图以严谨的态度对康海的散曲、杂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进而探索康海本色豪放的散曲和秦腔的渊源关系,以及康海的戏曲活动对秦腔的影响。本文分四章对康海的曲作(散曲和杂剧)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细致的研究。第一章简述康海生平著述和人格思想。首先对其生平和著述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分析了秦文化与康海人格形成的关系,其中大致介绍了秦文化的个性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康海人格的影响。第二章对康海的散曲作品进行全面的研究。主要从散曲的思想意蕴、艺术特点、意义贡献以及与秦腔形成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将康海散曲的思想内容分为“愤世”、“乐闲”、“感怀”、“哀民”四个方面;最后,笔者通过对这些散曲的风格进行分析,归纳出“具有秦腔风格的散曲作品”进而探究康海的散曲风格和秦腔风格的渊源关系。第三章研究康海的杂剧作品。主要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本章的研究旨在对康海的两部杂剧《中山狼》和《王兰卿贞烈传》的思想内容、人物特点、语言特点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第四章研究康海的戏曲活动对秦腔的影响。主要从戏曲创作活动和戏曲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康海的戏曲研究和创作对秦腔的影响,包括“康王腔”的创制、戏曲剧本的编写;其次分析康海的戏曲实践活动对秦腔的影响,包括创建戏班、组织秋神报赛、绘制秦腔脸谱、置办乐器道具等方面。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归属
    1.2 选题原因
    1.3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大起大落,戏如人生—康海简述
    2.1 康海生平与创作概况
    2.2 秦文化的个性特征与康海人格
        2.2.1 秦文化的个性特征
        2.2.2 秦文化的个性特征对康海人格的影响
第三章 康海散曲研究
    3.1 康海散曲的思想意蕴
        3.1.1 发愤世之感,叹官场之险
        3.1.2 咏闲居生活,享隐逸之趣
        3.1.3 抒抑郁之怀,唱生命悲歌
        3.1.4 记农事劳作,哀民生之艰
    3.2 康海散曲的艺术特点
        3.2.1 本色豪放的风格特点
        3.2.2 自然、通俗的语言特点
        3.2.3 善用典故,长于对偶的写作手法
    3.3 康海散曲作品与秦腔形成的关系
        3.3.1 秦腔及其风格概说
        3.3.2 具有秦腔风格的康海散曲作品研究
        3.3.3 康海散曲的风格和秦腔风格的渊源探析
    3.4 康海散曲的贡献及康海在明曲坛上的地位
第四章 康海的杂剧作品研究
    4.1 《中山狼》杂剧研究
        4.1.1 《中山狼》创作背景概述
        4.1.2 《中山狼》的思想内容
        4.1.3 《中山狼》的艺术特点
    4.2 《王兰卿贞烈传》研究
        4.2.1 《王兰卿贞烈传》本事及创作背景
        4.2.2 《王兰卿贞烈传》的思想内容及影响
        4.2.3 《王兰卿贞烈传》的艺术特色
第五章 康海的戏曲活动对秦腔的影响
    5.1 康海的戏曲研究和创作
        5.1.1 潜心乐律研究,创制“康王腔”
        5.1.2 专注戏曲创作,推动戏曲表演
    5.2 康海的戏曲实践活动
        5.2.1 培养优伶,创建戏班
        5.2.2 组织秋神报赛,推进戏曲演出
        5.2.3 弹奏乐器,绘制脸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山狼》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满星;;一个人的秦腔[J];丝绸之路;2010年17期

2 赵义山;关于康海的散曲创作[J];文学评论;2005年01期

3 黄仁生;论康海的杂剧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03期

4 马美信,韩结根;《中山狼》杂剧与康、李关系考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田守真;《沜东乐府》散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杨忠;;康海及其剧作《中山狼》[J];陕西戏剧;1983年02期

7 张中;为李梦阳辨诬——谈明杂剧《中山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8 焦文彬 ,张登第;康海评传[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首龙;康海《中山狼》杂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2 张锦绣;《中山狼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吕楚风;康海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魏强;康海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91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91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