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艺术介入”的“爆炸”

发布时间:2020-12-22 09:22
  半个多世纪以来,当艺术走出博物馆、美术馆、画廊系统,渐渐不再成为最叛逆和最具话题性的问题之后,艺术领域潜在的边界与束缚也随之被打破。艺术理论家与批评家逐渐找出研究这类艺术现象及其背后更深层含义的方式——即用开放、动态的观察方式取代相对封闭、静态的归纳方式。在种种艺术现象中,笔者注意到当下的高频词——"艺术介入",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具体指向和抽象概念一直处于不断增生的状态。 

【文章来源】:公共艺术.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介入”的来源
    1.作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介入”
    2.“介入”与萨特文学的关系
    3.法译英过程中亦存在多词并用现象
二、“艺术介入”在艺术语境中的几个内涵
    1. 卡特琳·格鲁的“艺术介入空间”
    2. 苏珊·雷西谈“新类型公共艺术”中的“社会介入”
    3. 尼古拉斯·伯瑞奥德谈作为“社会中介的艺术品”
三、“艺术介入”的“爆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介入[J]. 泰奥多·W.阿多诺,常培杰.  艺术学界. 2017(01)
[2]文学“介入”的多义含混[J]. 郑海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3)



本文编号:2931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1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