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构筑底线
发布时间:2020-12-22 14:01
<正>一场危及全球的疫情,撕掉了所有的外包装,把每个人、每一类人都推到了一个特殊的情境中。可以肯定,疫情面前,艺术不属于前线,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是。艺术的不在场,不能算艺术家的错。现在许多国家都用"战争"来形容疫情。那么,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艺术家们站在什么位置呢?一线、二线?当然不是。三线、四线也够不上。
【文章来源】:艺术当代.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0 5 浪摄流、麦壳视频坚守视频截图2020
这种应急式、表彰式、运动式创作是艺术家驾轻就熟的快捷方式,一有大事,它就出现了:1998年抗洪用过,抗击SARS用过,汶川地震用过,这次疫情也不例外。对有的艺术家来说,从仓库里把2003年的作品拿出来,掸掸灰,完全可以再用。问题是,当艺术家们很努力地在网上冒泡的时候,当无数的钟南山、李文亮的画像在网上涌现的时候,它们都很难直击人们的心灵。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触及疫情背后深层的东西,人性的东西;它们不容易找到人们内心的痛点、泪点、关注点,感受不到人们的焦虑、恐惧和艰难。
本文编号:2931884
【文章来源】:艺术当代. 2020年03期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0 5 浪摄流、麦壳视频坚守视频截图2020
这种应急式、表彰式、运动式创作是艺术家驾轻就熟的快捷方式,一有大事,它就出现了:1998年抗洪用过,抗击SARS用过,汶川地震用过,这次疫情也不例外。对有的艺术家来说,从仓库里把2003年的作品拿出来,掸掸灰,完全可以再用。问题是,当艺术家们很努力地在网上冒泡的时候,当无数的钟南山、李文亮的画像在网上涌现的时候,它们都很难直击人们的心灵。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触及疫情背后深层的东西,人性的东西;它们不容易找到人们内心的痛点、泪点、关注点,感受不到人们的焦虑、恐惧和艰难。
本文编号:2931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1884.html